高考复习文学常识专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8/12/4 10:58:1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610字。
  高考复习文学常识专题
  白露
  [重点点击]
  《考试大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有三点: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A。
  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对于这些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他们的创作时代、代表作品、作品体裁以及作品的有关内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他们的国籍,代表作品、作品体裁以及作品的有关内容。
  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四分法”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文学类别。除此之外,还要对古代有关文体知识有明确的了解,如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及其特点,各种古代散文的文体特点,古典戏剧与现代戏剧的不同等等。
  [难点探究]
  “重要作家”包括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文学成就。
  “重要作品”包括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的评价)。
  “文学体裁常识”要求了解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识记重要作品的体裁。
  为了减少高三学生识记的负担,这三项都没有列入2003年、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的范围,但今年又重新纳入考试范围。在2002年以前,文学常识的考查大多为客观题型,常见的设误类型有以下几种:
  A.作家作品的错误搭配。如:
  1998年全国卷第11题的A项:《秋浦歌》——杜牧——唐代——诗歌。(《秋浦歌》的作者应是李白。)
  1996年全国卷第9题的A项: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李有才•板话》、《农村三部曲》等。(《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的作品。)
  B.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如:
  2001年春季高考题第7题的B项: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吴敬梓是清代作家。)
  2002年春季高考题第7题D项: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巴尔扎克生于1799年,卒于i850年,当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
  C.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如:
  2001年全国卷第7题的B项:《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人物,而“桐城派”是清朝中叶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方苞、姚鼐等。)
  D.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如:
  1997年全国卷第9题的C项: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围城》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青春之歌》塑造了林道静的形象,反映了她在革命斗争中觉醒、成长的过程;而《围城》只是表现方鸿渐等知识分子在逃往过程中的虚荣、自私等品性,并未反映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
  E.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如:
  1998年全国卷第12题的B项: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散曲不能包括杂剧,元曲的种属关系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和套曲。)
  1998年全国卷第11题C项:《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