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6张,另有教案。
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小说《药》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班级:高二(5)班
教学时间:2008年5月15日(周四)第1节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培养目标中提出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为指导;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了解小说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目标要求为指导。
理论依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本课主要是百年中国艰难的持续发展之路),教学设计遵循昌平三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高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的“发展引领——关系切入——师生探究——共同发展”这一课堂教学实验原则,主要是“关系切入”:本课主体部分探讨的是“环境、人物、情节、题目”与主题的“关系”,最后师生在观看 “百年中国发展之路” 视频和畅谈“鲁迅与中国百年发展的关系中”感受中结束,进而达到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学习小说《药》的主题。
学生情况:高二学生有一定阅读鲁迅的小说的基础,但对鲁迅小说的深刻性认识不足,也不能完全理解鲁迅作品有所赋予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意义。
教学方式:启发引导式、讨论式
教学手段:PPT课件、视频课件
技术准备:多媒体
教学重点:小说《药》的主题。
教学难点:1.环境与主题的关系;2.“药”的涵义。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 技 能:
知识——了解上个世纪初期旧中国人吃人的黑暗社会状况;
能力——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鲁迅作品、把鲁迅小说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
过 程 与 方 法:过程——1.挖掘小说主题(分别由四个问题引入、层层深入挖掘主题的过程);2.小说主题的延伸意义(观看视频课件、畅谈感受的过程);
方法——掌握借助小说环境、人物、情节、题目与主题的关系分析鲁迅小说主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认识旧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无知、冷漠的劣根性,体会鲁迅为救国救民而寻找拯救民族良药的伟大而深刻的思想;
价 值 观——从百年中国艰难发展历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