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00字。
文言文复习之实词推断
一、考纲指要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词,这是从词在运用中出现频率的角度来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又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二是“在文中的含义”,这一限制成分就是指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此考点既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也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落点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实词:①古今异义的实词,②一词多义现象,③偏义复词,④常见通假字,⑤单音词和复音词,⑥异读词,⑦实词的活用。
常见误区:1、按照今义理解古义。如对“当尽力于斯文”一句中“斯文”理解为“文雅”。2、以常用意义来解释活用意义。如将“因怪时人之不道”一句中的“怪”理解为“责怪”。3、按照常用意义来理解偏义复词。如将“刺诸县短长”中“短长”理解为“短处与长处”。4、按照一般字的意义来理解通假字的意义。如“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一句中的“缪”是通假字,通“谬”,谬误;而不能按“缪”的意义来理解。
三、复习方法及解题技巧
1、熟练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是做好文言文试题的关键。
题目虽在课外,但答案却在课内。
2、增加阅读量,培养自己的语感。每天至少必读一篇文言文,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试卷上的。
3、培养对文言实词的推断能力。
四、培养推断能力,学会常见的推断方法:
【课前练习】(康)恬静寡欲,含垢匿瑕,简宽有大量。试解释“含垢匿瑕”的含义?
容忍、包含别人的缺点
1.字音推断法(通假字)。其规律为“同音代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 完全同音。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
②. 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 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④. 形近通假(特殊情况)。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
【小练习】昌期少年,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通“娴”,熟习
2.词义推断法(语境推断法)。主要包括:
①. 本义。如:素—白色;采—摘取;兵—兵器;财—财富。
②. 引申义。如:朝→早晨→朝见→朝拜→朝廷→朝代。
③.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新的词义)。如:心腹—亲信;手足—兄弟;坎坷—不得志;咽喉—要害之处。
④. 一词多义。这是实词考查的第一个重点。如:
故:A. 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B. 暮去朝来颜色故。旧,与“新”相对。
C. 桓侯故使人问之。故意,特意。 D. 彼竭我盈,故克之。因此,所以。
E.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旧交,老友。F. 此物故非西产。同“固”,本来。
轻:A. 轻车简从 驾轻就熟。分量轻。 B. 轻而易举 轻歌曼舞。轻松。
C. 轻举妄动 轻诺寡信。轻率。 D. 轻重倒置 避重就轻。不重要。
E. 重利轻义 轻财好施。轻视。 F. 轻手轻脚 礼轻情重。轻微。
道:A. 背道而驰 任重道远。道路。 B. 志同道合 道不同不相为谋。主张。
C.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道理。 D. 能说会道 胡说八道。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