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80字。
《李商隐诗两首》学案
拉拉綦
班级姓名
学习要点:
进一步培养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一、名句填空
1、夕阳无限好,。
2、身无彩凤双飞翼,。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春蚕到死丝方尽,。
二、文学常识
李商隐(约813—约858),诗人。字,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和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三、阅读鉴赏
《锦瑟》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3、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马嵬》:
4、《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5、颔联“虎旅传宵柝”声音对“鸡人报晓筹”,其声音有什么不同?
6、军营内的声音加上“空闻”和宫廷内声音加上“不复”,又能使人读出玄宗的哪种境遇?
7、“空闻”对“不复”,这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会收到什么好的艺术效果?
8、颈联“此日”和“当时”都是指向时间的,前者指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