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毕业班古诗词鉴赏复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6/5 7: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古诗词鉴赏    (攀枝花  熊甫军   原创)
    古诗词曲的鉴赏其重点是:能正确理解诗词曲的内容(如熟悉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其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会赏析其语言(如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达意的技巧);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的比较中,从用韵、节奏、音调三个方面去品味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考查的主要材料是:以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词(陆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为主,以诗中的绝句诗、律诗,词中的小令为主,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等题材的诗词为主。从考查的题型看:以主观题为主,以客观题为辅,分值大多为2-5分。
    具体解答时,应仔细体味试题的要求,理解试题的侧重点,把握试题解答的切入点,从关键词语、诗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仔细品读、辨明题旨(试题重点),纵横联系(课内外知识)、前后比较(语体风格)、结合要求(试题问题)多向思维(逆向、发散)、选准角度(准、新、小、巧)、审慎作答(满足试题各项条件),反复检查,订正修改。
  试题选编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题。
       观书有感
            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读书或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3分)
  (2)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问渠那得清如 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理解。(4分)
(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2.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春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 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厂“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 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 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 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 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读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