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14 12:57: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30字。
  2009年十堰市中考语文试题分析
  丹江口市红旗中学   齐荻
  2009年十堰市中考语文卷,遵循《2009年十堰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命题,围绕“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有利于导向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考查内容和题型的设计上,适当创设了新考点、新题型。整份试卷联系社会生活,关注学生心灵,较好地渗透了新课程理念。总体看来,命题总体特征可以概括为:面向全体,注重能力,导向教学,着眼发展。
  一、试题特点
  综观这份中考试卷,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一)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查。
  1.试卷结构稳中求变,考查知识面宽。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等大的板块稳定不变。但现代文阅读部分与以往有所不同,增加一个阅读段,各种文体都有,其中议论文是课内选文。
  此份试卷总分120分,其中积累与运用20分,占总分值的16.7%;古诗文阅读16分,占总分值的13.3%;现代文阅读34分,占总分值的28.3%;写作50分,占总分值的41.7%。四大板块的分值分配基本合理,既强调丰富语言积累,在实际需要中运用语言,又注重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考查。
  2.能力立意,注重在应用中考查知识。
  应该说,能否考查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应该是当前衡量语文命题技术的一个重要参数。此份试卷,除古诗文、议论文外,其余素材均取自课外,强调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强调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实践语言,这样就把对知识点的考核变成了对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
  (二)取材文质兼美,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1.阅读材料语言典范,内涵丰富,文体兼顾。
  现代文阅读试题中选入的语段应该文质兼美,其内容和表达都应该能跟选入教材的课文相媲美。记叙文《完美的眼睛》,内容健康,表达典范,内涵丰富,使学生在做题的同时,也是在读书,享受阅读,受到各方面的熏陶。
  2.强调文化积累。语文学习中的文化积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语文新课标中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提并重,说明了文化积累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地位和作用。 “古诗词默写”部分要求学生写出的诗句,涉及爱国、信念等,体现了较好的导向性,指引着“文化积累”的重要性。
  3.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彰显个性阅读。如第11小题要求学生对“爱与艺术价值的关系”做评价,第15小题要求学生对说明文的举例的作用的认识谈看法,第18小题要求学生写出生活中的动人光彩的故事等,这些题目将生活实际与学生的体验结合起来,给了学生极大的张扬个性的空间。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