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17 8:59: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80字。
  《石壕吏》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系重庆市第三届语文优质课大赛教案,教学目标聚集,共分三个突破方向:1、以朗读指导为主线: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2、以“苦”为核心解读文本: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闷的灵魂;3、以重点词句的体味为突破口深入理解文本。
  重庆市巴川中学教科处   喻晓红
  设计缘起
  在这个光怪陆离,变幻多端的信息时代,如何去除不良信息的干扰,直接切入语文教学的本质,真正达到语文教学“聚焦要准,路径要直”的目的?这一直是让我困惑、引我深思的一个问题。这其中,又特别是古诗文教学。
  我很赞同一位专家的观点:“语文语文,语言是根,课文是本!”那么,亲近课文,体味语言的方向在哪里?我想,首先是不脱离文本吧,要让学生对语言有感觉,扭住语言不放松,坚决去掉那些“旁逸斜出”的杂耍。但是,古诗歌无论是在语言,还是内容上,都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有较远的距离,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引领学生穿越障碍,走近作者,走进经典,尤为关键。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将《石壕吏》的教学作了如下定位:体现简朴,用主问题导学简化教学流程;亲近语言,以品苦悟苦为重点;注重朗读,环节推进为多层次朗读;以历史剧导演为活动载体,拉近经典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设计理念
  1、在多重对话中理解文本:学生通过三个层次的朗读、品味语言和文本进行对话;通过体味杜甫情怀与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有创见性地探究与生活进行对话;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在多重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2、在主问题导学中推进流程:抓住两个关键词“历史”、“苦难”、“情怀”,设置总领全局的主问题,在逐层推进中实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进经典,达成教学目标。
  3、在经典积淀中拓展资源:教学中灵活渗透杜甫及杜甫名作的文学教育,让学生体味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让“圣人情怀”滋润精神的沃土,涵养心灵的华彩。
  设计思路
  1、以朗读指导为主线: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
  2、以“苦”为核心解读文本: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闷的灵魂。
  3、以重点词句的体味为突破口深入理解文本。
  教学目标
  1、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2、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3、感受诗歌中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有味地读诗歌,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一个苦闷的灵魂。
  难点: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安史之乱。
  同学们,如果你真正关注过唐朝历史,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