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9/30 21:05: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70字。
  《石壕吏》教案
  嘉兴市第一中学    王小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
  2、通过朗读、心理模拟和短剧表演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
  3、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
  《石壕吏》是杜甫的一首叙事诗,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期老百姓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朝庭无能黑暗的批判,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我把引导学生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的作者情感作为重点,通过“朗读疏通整体感知---揣摩模拟人物心理---短剧表演点评”一层层由浅入深体味诗歌的内容、主题、人物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多次多元的对话达到对文本的深透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一组伊拉克的新闻图片,问:战争给伊拉克的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这是现代战争带给老百姓的伤害,我们今天要学习一首古诗《石壕吏》,去感受中国古代老百姓在战争中的命运。)
  二、了解杜甫及《石壕吏》的背景。学生交流有关的资料:
  杜甫,唐朝诗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他历经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尤其在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邺城后,在他从洛阳到华州的途中,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三、疏通字词,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
  注意:逾   戍   妪   咽
  2、  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注意重点字词: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                         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           犹得:还可以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明确: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4、  解了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