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10字。
2009年小说阅读知识指导及练习题
一、阅读小说的知识储备:
1、了解小说的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实战演练:
(一)(09浙江义乌)(12分) 温暖的扑克 (李丹崖)
7、本文叙述了白衣女孩的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
8、“就在我们走到拐角的时候,一个六旬左右的老伯突然蹿出来拦住了我们。”
句中加点的“蹿”字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9、文中画线句子“‘那就这样吧,我要了。’我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想……”请
你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把“我”这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3分)
答:
10、鉴赏和评价是阅读的重要能力。请你结合本文的思想内容,写一段叙评结合的赏析性文字,100字左右。(6分)
答:
(二)、(2009甘肃兰州)(20分)悠长的铃声(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选文有改动)
1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悠长的铃声”的理解。(4分)
答:
16.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按要求赏析。(4分)
(1)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文中加点的字“抽”,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答:
(2)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这个画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答:
17.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4分)
答:
18.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我选 题。
答:
19.文中“我”与打铃的老师傅之间有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给人很多的感想。请根据
你对“默契”一词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感悟。(4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