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指要】
1.字词正音:
蒿莱(hāolái) 萧条(xiāotiáo) 坏槛(jiàn)当潮 枭(xiāo)鸟
诌(zhōu)一曲 厨灶(chú zào)
2.字形比较:
笙箫 空壕 水榭 哀江南
潇洒 嚎啕 谢意 衷情倾诉
萧条
3.词语补注:
① 蒿莱:泛指野草。
② 疾忙:急忙。
③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④ 坏槛当潮:已损坏的栏杆被水泡坏了。槛:栏杆。
⑤ 枭鸟:凶猛的鸟。
⑥ 诌一套:胡乱编造一套曲子。诌:编造。
4.资料检索:
①孔尚任(1648~1718),中国清代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署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青年时隐居石门山读书 ,后 纳 捐为国子监生 。康 熙 二十三 年(1684),康熙帝南巡返经曲阜 ,孔尚任被荐去御前讲经,甚得赏识,破格录用,次年入京为国子监博士。二十五年随工部侍 郎孙在丰往扬州治河 湖 海三年 。回京后迁户部主事,升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三十八年六月,《桃花扇》历经10余年惨淡经营,三易其稿始成。次年即遭罢官。关于孔尚任的罢官原因,后世学者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因《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为清廷所忌而惹祸;有人认为被诬卷入了贪污案件而去职。孔尚任除代表作《桃花扇》之外,还与顾彩合撰《小忽雷》传奇,描写唐代梁厚本与郑盈盈的爱情故事,鞭笞暴虐骄横的权奸,痛斥趋炎附势的小人,主题思想与《桃花扇》一脉相承。孔尚任还著有《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集》、《出山异数记》、《人瑞录》等。今人汪蔚林辑有《孔尚任诗文集》。
②一六四0年前后的秦淮河畔,杨柳依依,楼台隐隐,湿润的空气中飘荡着酒香和乐声。世界在这里变得有些奇怪,一种令人难以致信的浪漫气息笼罩了江南的名胜繁华之地。一些风尘女子经常和江南士林中的精英人物们举行集会,或饮酒赋诗,或寻幽探胜,或品茗赏花,他(她)们的话题是古琴谱的真伪,历史名人人品的高低,各书家作品的妙处,以及于国运兴衰,朝政得失。赋诗联句中,这些女子往往不逊于那些男人,她们往往诗、书、画各有擅胜,甚至让男人们自愧不如。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些集会中,男人和妓女之间的关系,看上去更像一种真诚的朋友关系而非性的关系,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人品才华之上的互相欣赏,相互间称兄道弟,礼尚往来。当然,两性之间的友情和爱情难以划分得锱铢不犯,友谊、爱情,还有难以言表的微妙和默契在他们中间默默地流荡。也许陈寅恪的概括更为准确:“以男女之情而兼诗酒之谊。”这些女子都是出类拔萃之辈。她们漂亮、聪明、活泼、各有所长。她们对人情世态有阅历,为人处事有主见,有胆魄,能自立,都善于在风波险恶中保护自己。她们中的很多人都很大气,虽然身陷风尘,但是她们活得甚至比普通人更有尊严。她们善于生活,绝不放弃能够得到的幸福。(选自张敞《神女生涯》)
③扬州赵园,有一副引人幽思和遐想的戏台联:“坐客为谁?听二分明月箫声,依稀杜牧;主人休问,有一管春风词笔,点缀扬州。” 贵州游盘山“江山一览阁”有三副生动有趣的戏台对联。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到此,看戏时,乾隆心血来潮,要群臣为戏台拟联。某大臣才思敏捷,立即献上一联“听律吕,点破世态炎凉;见衣冠,描尽人间冷暖。”应该说,这副对联生动传神地概括了戏曲的艺术规律,对仗工整,寓意深刻。但乾隆觉得它过于文雅。片刻之后,另一大臣交出了第二副对联:“似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是谁。”这副戏联就像绕口令似的,也不太合律,难怪乾隆嫌它粗浅.要求众臣再想一想。此时,戏台上刚好在演《空城计》。诸葛亮端坐城楼抚琴饮漕,司马懿率领大军兵临城下。老臣刘墉(即刘罗锅)见此情景,灵感忽至,撰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乾隆很满意,认为此联平易朴实,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