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诗歌综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1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9/23 20:52: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8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新时期诗歌综述

  1979年前后,青年诗人北岛、舒婷、顾城、梁小斌、江河、杨炼等的诗作,以其整体情绪的朦胧、角度的新颖、语言的奇警,结构的不凡,引起了文坛内外的赞叹、惊讶、指责和争辩。于是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写文章试图进行理论的总结和指导;于是《福建文学》、《诗刊》等杂志和一些文学社团先后组织了讨论。一大批诗人、理论家卷入了热烈而冷静的交锋,由诗的朦胧、懂不懂而进入诗歌传统和发展道路等诗歌创作实质性问题,形成了一场席卷全国达数年之久的大论争。
  北岛等青年诗人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浩劫,是那场深重的民族灾难中成长起来的,是从那场深重的民族灾难中走出来的。这灾难,使他们失却了童年金色梦幻,深深感到了黑色的深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黑色的眼睛难免罩有黑色的迷朦,却又闪烁着希望之光。出于逆境而不失信念,复杂的情绪带有一种艺术上的沉思与苦闷。他们用黑夜给的黑色眼睛猛烈指斥,否定黑暗与罪恶。
  他们不再轻信,想传统发起了猛烈的挑战。
  “告诉你八,世界/我—不—相—信/如果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北岛《回答》)
  诗人从大自然到人的幻觉、宗教,从客观到主观都予以大胆怀疑。诗人以挑战者的姿态怀抱人类的苦难,从事理性思辩。童年的梦幻虽然失落却不甘心,要寻找、建构新的人生理想,在“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的天空,发现“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同上)“我不相信”是这一代青年的宣言,怀疑是他们创造的前奏。他们以批判的目光重新审视民族历史和人生命运,即使是歌唱永恒的祖国颂,也异于五十年代高昂单一的基调,而努力抒发生活溶解在心灵的秘密、真切复杂的历史感受。
  像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把一连串新奇的意象揉进了诗人 对民族历史的深沉思考之中,她所塑造的祖国形象,既坚韧顽强,又负着历史的重负:是“痛苦的希望”,“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出来"的簇新理想“。繁复的意象既有对民族文明历史的充分肯定,更有批判;是带着批判意味的赞美,是渗有思索痛苦的自豪,也是伤痕累累的希望之灵。
是的,他们的诗歌充满着东方的忧患意识,但并不乏激情、理想。他们黑色的眼睛 力图穿透过去,伸向未来。虽然没有廉价的歌唱。却以激越的生活之情和奔涌的诗情叩击读者的心扉。
  读江河的《星星变奏曲》,你会感到是时代,是历史,赋予了青年诗人深沉雄浑的歌喉。艰辛的人生换来顽强的创造力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他们并没有跳到生活圈外,他们的诗恰恰透露了他们内心的秘密:尽管有过人生的折腾,“仍爱着飘动的旗子”、“火”和“金黄的星星”。这类诗留下了我国一代青年人痛苦而坚韧的脚印,令人感到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痛切中有着平静,冷峻中含着亲切。
  如果说五十年代的诗重在客观描写,直抒胸臆,那么这一代青年诗人更重诗歌的主观性。他们追求诗歌的整体象征,在跳跃的意象间串之以波动的感情。如北岛的《迷途》,整首诗借用象征的题旨,以“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以“森林”象征遮挡日光的障碍因素,以“蒲公英”象征共同追求的同伴,或者如同“哨音”一样的外来引导力量,以“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其中“你”"和“眼睛”双重象征理想的化身。这首诗用九行诗句完成了一个追求的全过程,诗的主题深隐在象征之中。从整个诗群的追求来看,他们的诗歌讲究触发读者的再创造力和重新体验。
  如顾城的《远与近》,虽然只有六行,却有力地表达了浩劫中人与人的隔膜、冷淡、人性的扭曲和心灵的伤痕。隐于平白流畅之后的诗的主题和情绪,一旦触发读者的情思,就能引起强烈的共鸣。那深隐的主题含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像梁小斌的《雪白的墙》,墙象征着历史、人性孩童的心灵。经历过沙漠的人更爱生命的绿洲,受过污染的心更珍贵雪白的颜色。
“比我喝的牛奶还要雪白/还要雪白的墙/一直闪现在我的梦中/它还站在地平线上/在白天里闪烁迷人的光芒/我爱雪白的墙”。
  “墙”的多重的整体象征,使明白晓畅的诗句也变得耐人寻味了。
  除了整体象征外,奇特的意象及组合也是青年诗人作品给人深重感的原因。在艺术与生活之间,他们力图创造新的存在物和对应物。不是对现实如实的摹写,而是使那些浸泡着人情感的 意象,依诗人的情感,组合成新的图象。他们特别强调诗人的直觉和心理加工。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回答》),就是诗人对那个灾难岁月天地倒置的现实感觉,而又不是梦幻和联想。而舒婷的《路遇》中,“凤凰树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地球飞速地倒转/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诗人的视觉、错觉、幻觉和感觉交叉起来,形成多边想象,连续的辐射性的想象,来表达复杂的感情。这些诗的结构中心不再是情节,而是诗人的情绪。意象之间,段落之间,行句之间空白扩展,在大跨度跳跃中,完成感情的焊接。诗在他们手中变得空灵蕴藉,深沉含蓄,更像诗,更有诗的抒情个性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