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80字。
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与技巧详细教案
狂沙风尘
一、教学导入:
《2008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其实,考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然而文言实词的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那么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先请同学谈谈自己平时解题的方法(学生说)这一节课我们将结合学案的一些案例,来探究归纳实词词义推断的技巧。
二、合作探究
(过渡:请同学完成案例一第一题,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案例探究一:
1、(2007海南宁夏卷)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始城州,周十三里 城:构筑城墙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2、(2007年天津卷)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①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乐传教于天下,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舜以为乐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注:乐正,乐官之长。夔,人名。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正夔①一足,信乎 信:相信
B、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 进:进用
C、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节:关键
D、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汲: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