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案6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18 20:46: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470字。
  《项链》
    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一个快乐方程式:快乐=物质消费÷欲望。从经济学观点看,物质消费越大欲望越小,快乐就越多,所谓知足常乐。反之,一个物质消费有限,欲望无穷大,那将怎样呢?我们来看小说《项链》,从中寻找答案。
  2、作者介绍
  莫泊桑是19世纪下半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350多篇中短篇小说,6部长篇小说和3部游记。莫泊桑在短篇小说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尤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之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项链》、《漂亮朋友》。他的中短篇小说描绘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刻画了各个社会阶层各种职业的人物形象,小说《项链》就是这样一篇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故事。
  3、检查预习
  (1)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2)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哪些几件事?
  二、分析悲剧成因
  1、师:同学们在预习感言中都提到了“悲剧”这个词,那么,你们为什么认为这是个悲剧呢?
  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玛蒂尔德其实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女子,却因为丢了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的代价,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2、提问:那么,玛蒂尔德身上有什么可取之处呢?
  明确:她诚实守信、坚忍顽强、恪守尊严、勇于负责、真实不虚伪。
  3、提问:这样一个灵魂深处具备优秀品质的女子为什么以悲剧收场?
  明确:因为虚荣心作祟。
  4、思考讨论:文章哪些地方体现了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按情节发展顺序来)
  (1)序幕部分
  提问:序幕部分是怎么刻画她的虚荣的?
  明确:她梦想着追求豪华生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而且她觉得凭自己的美貌理应过这种生活;然而现实却是冰冷的、寒酸的,“没有漂亮的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的梦想与现实之间有着尖锐矛盾,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正如文中所说“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这种对超越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正可看出她的虚荣。
  师: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主人公不是善良的典范,却必须是容易犯错误的人。而他(她)之所以犯错误,不是由于他(她)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便是由于他(她)的欲望。”
  (2)“借项链”部分
  提问:作者如何描写玛蒂尔德在借到钻石项链前后的心理变化?
  明确:“犹豫不决”、“不断问”——没有见到项链时的不安;
  “心跳”、“发抖”、“出神”——发现钻石项链时的激动、神往
  “迟疑”、“焦虑”——担心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
  “跳”、“接”、“亲”、“跑”——得到允许后的兴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