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龙湾区2004年中考语文试卷评析及抽样成绩分析报告
龙湾教育局教科研室 李新平 海城中学 叶忠秋
一、试卷的特点
龙湾区2004年中考语文试卷采用“温州市200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今年试卷命题的总体思路是:继续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与要求;力求试题科学性与人文性,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综观全卷,今年温州市语文试卷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新精神、新要求、新趋势,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基础,突出能力。①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才能形成相应的能力,该试卷重视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但又不是简单、生硬、机械考查名词术语和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动态地考查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迁移能力。如第3、4、5、19、23等题,考查学生能否辨析常用的字音、字形,能否辨析常用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能否辨析句子的语病和文言实词、虚词的常用义等等。继续注重考察语言的积累,名家名篇的背诵默写分值仍然高居15分,而且今年的考查范围较去年有所拓展,增加了《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的“小学部分”的古诗词内容。继续考查抄写水平,但在考查的要求上有所提高,增加了“卷面分”,进一步落实课标中“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的要求。②现代文阅读注重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分析的能力以及个性化的感悟评价能力。阅读材料从课内外结合向纯课外转变,真正体现了“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的理念。阅读篇数在保证阅读量的前提下由三篇(段)减少为两篇,改变以往考查三种文体阅读能力的惯例,从知识立意为主向知识与能力立意结合转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评价要求,今年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在题型设计上均采用主观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与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设计分别从词句理解(11),信息筛选与文意概括(8、9、10、11、15),中心与材料的关系(12、13),对文学作品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语言的品味能力(14、16)等角度命制,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与价值取向”。
2.选材立足现实,关注人生,注重思想性与教育性。这份语文试卷在取材上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气息,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的理念;具有较为丰富的人文内涵,遵循了语文学习重心灵感悟的规律,让学生在答题时感悟人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试题多选用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语言素材,让人觉得鲜活而富有生气。如抄写的语句是关于“真”与“假”的警句,含义深刻,给考生以思想的启迪。现代文阅读(一)可启发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善思考。现代文阅读(二)通过“我”对学习生活中几件往事的琐忆,表达了“贫穷与耻辱”也是“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的真谛。文言文(一)选自经典名篇《醉翁亭记》,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品美文冶美情。课外文言语段《荀巨伯探病友》让考生感悟到“生命诚可贵,友情价更高”的人生哲学。今年作文的话题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