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总体设计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富于动感的小说教学
总述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巧妙曲折的故事情节,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深刻的主题思想。小说是虚构的世界,但其中借人和事所表现的人性或者情感体验是真实的,因而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学习小说时,要整体感知作品,学会梳理情节,学习描写技巧;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学会分析人物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作品主题、内容;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康人格。
在小说学习中,学生兴趣较浓,但却往往停滞在阅读故事的浅表层面,而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作品表现的主题及作者所流露的观点、情感缺乏更为深刻的关注和分析;传统小说教学常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学生阅读朗读为辅,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中,未能给学生以更多主动获取知识及彰显个性的机会。多元智能理论为小说教学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可行空间,为学生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学习方式。排演课本剧、观看同题影片、展开辩论擂台赛、画有关图画、听相关音乐……凡此种种,都可出现在小说教学中,这样,教材就不再仅仅是学生阅读的文本材料,而是学生再创作的源泉,,理解人物、感悟生活的介质和展露潜在智能的舞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教法和学法,不仅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发展其语言、视觉空间、数理逻辑等潜能。
初中语文教材共涉及小说十四篇 ,它们是:
外国小说:《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竞选州长》、《最后一课》。
中国古典小说:《孔乙己》、《范进中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
中国现代小说:《百合花》、《分马》、《七根火柴》、《故乡》、《社戏》、《在烈日和暴雨下》。
下面,就以上篇目谈一谈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初中小说教学设计。
外国小说:
表演激发出了那一笔
——《变色龙》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点:学习本文运用人物自身语言的前后对比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认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变色龙”这个典型人物的社会意义。因为课文较长,传统地读、讲,学生不喜欢,而且也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作者笔下的人物,所以本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表演课本剧把握人物形象,学生可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同时完成对课文语言的转化,从而发展、提高其语言智能,并通过讨论、概括、总结及形象的图画表述,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这种教学形式要求学生不仅要熟识生字,还要熟悉课文的每一个情节。在多元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各项特长,以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教师指导自愿报名的同学排演课本剧,学生准备表演用具。
【过程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