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同安一中2010届科技班第一轮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6 8:38: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850字。

  福建省同安一中2010届科技班第一轮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
  同安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张艺雅
  文学类文本阅读  作用题
  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重要的句子
  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结构上:
  1.句段的作用
  首——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与下文形成对比、为全文渲染了某种气氛。
  中——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
  尾——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点明主题)、与前文照应(呼应),升华主题,使结构严谨、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2.布局谋篇
  线索设置,结构安排,详略主次,过渡穿插,伏笔照应,烘托铺垫。
  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手法上:
  情景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对比、衬托、渲染、烘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其他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从高考试卷的考题来看,考查描写方式最多,因此我们就突破描写这一点。
  (1)景物、环境描写:作用①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及景物,提供人物活动的特写场所;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③为下文作铺垫;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⑥以景衬人。
  (2)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作用是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表现手法
  (1)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衬托,除了分为正衬、反衬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形:
  ①以人衬人 ②以物衬物 ③以景衬情 ④以动衬静
  (2)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实写指眼前的、现实的;虚写指过去的、想像的、未来的、梦幻的):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3)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5)渲染:对其他事物进行细致描绘,以突出主要表达对象,体现一种情感。
  3、人称表达类   ¬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   ¬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便于对话(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感和亲切感;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
  答题点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