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古文的天地——中考文言文阅读解析与仿真训练
- 资源简介:
约20660个字。
徜徉古文的天地
──中考文言文阅读解析与仿真训练(一)
课标要求
为了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在“总目标”部分要求“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在“阶段目标”中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评价建议”中也作了具体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在“附录”中还提出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常见题型
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呈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趋势,越来越切合“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选文逐渐由课内向课外拓展,也出现了不少课内、课内外、课外的语段比较阅读。命题着眼于识记、理解、分析、应用和欣赏等五个能力层级,不仅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更加强调能力和运用。题型趋于多样,主观性、开放性的试题增多,综合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强。常见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顺畅朗读:读准字音,划分节奏,确定句子的重音、连读与读断、语气语调,断句和标点等。
2. 准确理解:解释词语,辨识成语与典故,翻译句子等。
3. 背诵默写:以名言警句为主。
4.分析评价:理顺句子关系,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修辞手法,筛选指定内容,分析表达作用;理清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分析写作意图,归纳思想感情,总结艺术手法,阐述阅读感受,比较评价作品等。
易犯错误
1.因为不注重积累而不能读准字音;因为不理解句义而停顿不当、重音不准;因为整体感知不够,而不能正确处理连读与读断、语气与语调、断句和标点。
2.因为不注意古汉语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和虚词用法的灵活性,不注意联系词语的语言环境,而不能正确解释词义;因为不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文言句式和翻译方法,而不能准确写出句子的意思。
3.因为识记不牢靠,理解不透彻,而不能准确筛选、默写重要的句子。
4.因为不能准确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把握不住关键句子和代词的指代内容;因为缺乏多角度联系,而不能准确理解句子含义、辨析修辞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因为不能理清思路、理顺段落之间的关系,不注意表意的单一性和完整性,而不能准确划分段落层次;因为抓不住重点,而不能准确概括段落大意;因为不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境遇和感情倾向,而对作品的整体感知、深入分析、评价议论有失偏颇;因为联系实际不充分而感受不具体、不真切;因为找不到比较的角度,不能正确地求同存异。
解题策略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的总的原则是:注重积累,整体感知,讲究策略。这就是说,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字、词、句的熟练掌握,要注重常见题型解题技巧的积累;在解题之前,要认真仔细地阅读选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整体把握,务必胸怀全局,切勿断章取义;具体解答时要充分调动平时积累的知识和技巧,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全方位联系,综合考虑,深入剖析。下面我们就“常见题型”中列举的考点来作些具体说明。
(一)关于顺畅朗读
首先是读准字音。我们要特别注意根据词义推敲多音字的读音,根据词性和用法确定异读字的读音。还应注意通假字要读本字的音,某些专有名词要读古音。另外,还要注意辨别常见的易读错的生字。
其次要正确停顿。这包括句内节奏划分、断句和标点的考查。要准确划分句内节奏,先要弄清词义句义,还要弄清词与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了解文言句法的某些特点。一般说来,专有名词、表义完整和结构关系紧密的词或短语不能在中间停顿;主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