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 资源简介:
约4050字。
现代文阅读(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教学目标:1、正确把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辨别词语类型,总结答题方法。
教学重点:同上1、2
教学难点:同上2
教学方法:导引训练——方法总结——巩固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解读考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三、导引练习,辨别类型。
例1
一个人事业上之成就与其能力为正比例,且自文明进步,分工愈精,则能力之专门化亦愈密,能于此者未必亦能于彼,故与事业之成就为正比例的能力,尚须注意其所专者是否适合其所为。果有相当的能力,而此相当的能力又适合于所做的事业,其效率之增设,业务之发展,实意中事。……此①即所谓“能其所为”与“为其所能”合而为一。……古往今来有不少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人物,虽未有领受正式教育之机会,而犹能利用其③天赋,由困知勉行而卓然有所树立者,都是由这路上出来的。……
指出下面两个加点指代词的内容。
①处的“此”所指代的是
③处的“其”所指代的是
例2
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但既已认清了是兽行,似乎也就不必再用人类的道理和它费口舌了。甚至用人类的义愤和它生气,也是多余的。反正我们要记得,人兽是不两立的,而我们也深信,最后胜利必属于人!闻一多《人•兽•鬼》
(背景资料:1945年12月1日上午,国民党云南当局指派大批军警、特务分头闯入西南联大、云大等校,大打出手,并向校内投掷手榴弹。罢课师生被炸死和打死的有4人,被殴打成重伤的有25人。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问:请你说说文段中“杰作”的含义。
例3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卅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的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到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不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而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含义。
“书笋”是指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
四、辨别类型,总结方法。
五、迁移训练,巩固应用。
1、看达里湖,你要调动好精神,一口气把它看够,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心若一软,贪图眼福回头再看一眼,就难免又看上半天。所谓“流连忘返”,就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了什么呢?无非湖光山色,它如亘古不移又似瞬息万变。造化和人工的区别就在这里:人之手下无论多么巧妙的制品,刺绣也罢,园林也罢,总是极尽复杂,然而观者一目了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