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 资源简介:
约57040字。
第一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必修 一
专题一 《劝学》《师说》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下列两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以为轮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君子生非异也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答案 D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反省、省察)乎己/是故无(无论)贵无贱,无长无少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于其身(身体)也,则耻师焉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停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屑一提)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用刀雕刻)/士大夫之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
答案 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假舟楫者/狐假虎威
B.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专心致志
C.劝学/劝君更尽一杯酒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答案 A
4.请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中的古义。
(1)车柔以为轮
古义: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知识、学识渊博。
(3)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a.托付;b.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用心一也
古义: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6)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7)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义:
今义:不需要。
答案 (1)把……做成。(2)广泛地学习。(3)爪子和牙齿。比喻得力的助手。(4)寄身、托身、容身。(5)两个词,用,因为;心,心思。(6)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7)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8)不一定。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
吾未见其明也
其可怪也欤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