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成语分析与归纳
- 资源简介:
约18370字。
2010-2011语文学习资料
高考成语分析与归纳
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
成语运用是连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而排除错误选项是我们选出正确项的最常见、最有效方法;因此,明确成语误用的类型对我们做准该题意义重大。
考场成语设题误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种类型:
一、望文生义
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如例: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1997年全国高考题)
2、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2003年全国高考题)
3、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4、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2010年安徽卷)
5、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1、“万人空巷”也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它不是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该题用错。2、题中“如数家珍”是用比喻构成的成语,“好像在数家藏的珍宝”,并不是真正在数,它表示对所讲事物非常熟悉,该题亦属望文生义。3、③题中“危言危行”的“危”不是指危险,而是指正直,同“正襟危坐”中的“危”,该词表示正直的言行。4、“冲”指“要冲、要道、要塞”,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故总是首先受到攻击。“首当其冲”引申为首先受到攻击、批评等,而并不等同于“首先”。5、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此类成语还有:不刊之论(删改、修改,不是刊登)、不易之论(改变,不是容易)、不赞一词(添加,不是赞扬)、灯火阑珊(衰减、将尽,不是兴盛)、久假不归(借用,不是请假)、师出无名(理由,不是名声)、叹为观止(赞叹,不是叹息)、细大不捐(抛弃,不是捐资)、屡次不爽”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文不加点(指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惨淡经营(尽心竭力地从事某项事业)、曾几何时(才过了多少时候,指没过多长时间)等等。
二、褒贬误用
成语也有褒贬中三性,运用成语应使其与全句感情色彩保持一致,准确表达讲话者的本意。
1、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1995年全国高考题)
2、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1997年全国高考题)
3、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2010年江苏卷)
4、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同学们无不弹冠相庆。
5、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