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 资源简介:
约12560字。
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
一、形象
概括地讲,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既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诗中所描写的主人公。常见的有:
1.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
2.戍守边陲、建功立业的形象。
3.豪放洒脱、怀才不遇的形象。
4.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6.独守闺房、心怀凄婉的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松竹梅菊等自然景物;事物形象指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或常见的东西,如琴、画等。有时,二者也可笼统地说成是自然形象。我们常说的意象也就是体现了诗人情感的自然形象,人物形象虽然也属于意象,但在古诗中最常用的还是这些自然类的意象。常见的有: 1.送别诗常见意象:柳、船、长亭短亭、南浦等。
2.爱情诗常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红豆等。
3.边塞诗常见意象:边关、羌笛、胡人、明月、阴山等。
4.山水田园诗常见意象:清风、农家、菊花、酒等。
5.行旅诗常见意象:驿道、征铎、杜鹃、浮萍、雁等。 2009年全国卷、宁夏卷、天津卷等多地高考试题就此设题考查。考试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词的上阕(或下阕)描绘了什么景象?请简要描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3.请简单描述一下诗中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4.“……”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
5.两首诗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二、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
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常见设问形式有: 1.诗中最传神的是哪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2.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3.请赏析……一句。 三、表达技巧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2009年江苏、浙江、湖北、辽宁、福建、安徽等大多数省区市都专门设题考查。应做为重点备考。 1.修辞手法。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2.表达方式。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表现手法。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在高考中,常见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2.第……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3.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联。
示例解析:
怎样分析诗词中的自然形象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忆王孙•春词
□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①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
【解析】 ①用名词性短语概括。如果问有哪些意象,从诗中提炼概括即可,一般应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如本题中的“萋萋芳草”等。如不好组织,也可用主谓或动宾短语。 ②用形容词性短语概括。有的时候问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实际上就是让考生找出其定语,而定语主要是由形容词性短语来充当。如“诗中描绘了高洁、孤傲的梅花形象”。如问到自然性意象的作用,一般可从烘托人物心情,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