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种角度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法指导
- 资源简介:
月128500字。校本教材,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的系统指导书,选例典型,方法指导详尽,对提高现代文阅读解题能力有切实有效的帮助。
白银市一中校本教材
多一种角度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技法指导
张举成 著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中学教研室编
说 明
新课程改革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校本教材就是为顺应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而编写的教材。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内容中比重较大,难度较高的一大板块。但是,学生在现代文学习中量大效低的现象长久存在,难有改观,而对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解题能力的问题,不仅学生束手无策,而且不少老师也无从着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在现代文学习过程中,无论是教的方面,还是学的方面,都存在很多盲点。笔者受程红兵《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的启发,根据自己多年解题过程中的体会,结合学生解题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从一般人容易忽略的角度,总结了18种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并对应“考试大纲”的体系,将其归纳整理。如果您运用这18种角度解答问题,您会发现,原来自己以前的答题模式只是少了一种角度,多一种角度,您的解题能力竟会有如此明显的提高。
本书所述18中角度,因是笔者多年的总结和积累,故所用部分题例难免采用了多年前的高考题,另一部分题例则力所能及地采用最新高考题。由于精力有限,时间仓促,其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谅解。
本书是受白银市一中教研室的委托编写的。教研室的要求是,所编教材要能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带来切实的帮助,而现代文阅读历来被认为是数量最大,耗时最多,效果最不明显的一块。接到任务,不能当做烫手的山芋,只能当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去完成。由于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肯定很多,敬请使用这本教材的行家同仁不吝赐教,欢迎同学们提出宝贵意见。好在这是校本教材,著者与使用者沟通方便。我期待着。
——著者
2011年2月
目录
总论 ……………………………………………………… (5)
第一章 词语理解 ……………………………………… (9)
角度 1 看词语搭配 …………………………………… (10)
角度 2 找代词的上句 ………………………………… (17)
角度 3 找释句 ………………………………………… (25)
第二章 句子的理解 …………………………………… (36)
角度 4 抓本句的关键词和修饰语 …………………… (37)
角度 5 看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 ……………………… (47)
角度 6 找相邻句 ……………………………………… (56)
第三章 概括具体内容 ………………………………… (67)
角度 7 抓核心词句 …………………………………… (68)
角度 8 对自己设问 …………………………………… (80)
第四章 阐发抽象内容 ………………………………… (87)
角度 9 析结构看对应 ………………………………… (88)
角度10 抓标点找释句 ………………………………… (100)
第五章. 解释含蓄语句 ………………………………… (107)
角度11 还原本体 ……………………………………… (108)
第六章. 把握文章结构 ………………………………… (118)
角度12 定分类标准 …………………………………… (119)
角度13 分层次 ………………………………………… (129)
第七章. 分析观点态度 ………………………………… (139)
角度14 明目的想启示 ………………………………… (140)
第八章. 评价内容技巧 ………………………………… (158)
角度15 弄清局部与主旨的关系 ……………………… (161)
角度16 明确表达技巧的内涵 ………………………… (171)
第九章. 解答主观试题 ………………………………… (196)
角度17 揣测命题意图 确定答题方向 ……………… (198)
第十章. 分析判断内容 ………………………………… (228)
角度18 利用干扰项设置的方法 ……………………… (229)
附录. 现代文阅读题常用术语 ……………………… (252)
总论(代序)
亲爱的读者,当您拿到这册校本教材的时候,或许您要问:这本校本教材对我有什么帮助呢?那么,让我告诉您,本书能为您解决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方面的实际问题。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教材就是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显著提高现代文阅读解题能力的书。
大多数考生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惯常的做法是什么呢?是“跟着感觉走”。您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如果我们仅仅是读完原文,再想想文后的问题该怎么答,然后听老师讲答案,我们会觉得,‘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如果是用笔答题,我们的得分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大体是一半左右(十一二分左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几个“差一点”的问题您没有解决。
第一,考生答题的实际情况与阅卷的实际情况“差一点”:答题的实际情况是,同一个意思有不同的表述,但阅卷的实际情况是只有接近答案的表述才会得到接近满分的分数。这种情况在高考阅卷中尤为突出,因为高考阅卷人大多是在读研究生,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又大多不会在做了原题的情况下开始阅卷,所以只有死扣答案。所以您的表述即使意思对,也不一定能得理想的分数。这就是您“想题”和“做题”出入比较大的原因。
第二,审题结果与命题意图“差一点”:命题意图在此,而答题的意思在彼,南辕北辙,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第三,考生组织语言的套路与命题人制定答案的套路“差一点”:即使审题结果与命题意图一致,但由于考生组织语言的套路与命题人制定答案的套路“差一点”,两不契合,会被死扣答案的阅卷人误判为错题。
第四,答题要点与答案要点“差一点”:考生的审题思路、答题套路都是对的,但考虑不周全,答案要点有三,而考生或许只答出了一,自然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
用程序解决,或者说用程序性的习惯解决。具体来说,就是养成读文、审题、答题的习惯。据此,我们把答题过程概括为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读文。读文要有两种意识:主旨意识、结构意识。即养成这样的习惯,每当读完文本,要问问自己: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写作意图是什么?我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文章大体可以分为几部分?作者是通过怎样的结构来表现写作意图的?
为什么要这样问自己呢?因为您所问的这些问题正是命题人出题的依据,而这些恰恰是大多数考生毫不在意的。您养成了这两种习惯,形成了这两种意识,您就比其他考生站在更高的制高点上了。
第二步,审题。审题的任务是“揣测命题意图,确定答题方向”。怎么揣测呢?要做到两个结合:两种意识与四个方向相结合,答案要点与题面赋分相结合。
两种意识即主旨意识与结构意识,四个方向即主旨、表达、结构、含义——命题无非围绕着这四个方向:是否读懂了文章(主旨)?是否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表达)?是否弄清了组织篇章语言的方法(结构)?是否明白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把两种意识与四个方向结合起来考虑,就是要揣测命题人想让考生从哪个方向——主旨?结构?表达?还是含义?或是其中任意两个或三个方向的任意组合——答题。
答案要点与题面赋分的结合,要特别考虑赋分。一般来说,该题如果是6分,答案往往是三个要点;如果是4分,答案往往是两个要点(但不要绝对化)。这里,有个小技巧要特别告诉同学们,就是答案要点要用小序号(①②③)标开。有些同学没有这个习惯,什么答案都是一段话,结果往往可能只得一点的分。
这里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同学们,就是对题面的“提示语”(本书称之为“暗语” )部分,要特别留心。有些同学只看问题,草率作答,对提示语部分视而不见,孰不知高考题对试卷的长度有限定性要求,试卷上不会有任何多余的语言信息,提示语部分正是为了提示您确定正确答题方向的,是我们揣测命题意图的最直接依据。
举例来说,如“2010年山东卷” 21题:“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4分)”
原文画线部分: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分析】题面中的提示语是:“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一般考生只注意“请对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其实审题的突破口是前一句提示语,揣摩这一句的核心意思,便是“与一般新闻语言‘有所不同’的语言,即不‘客观平实’的语言”。再在划线部分找这样的语言,符合要求的是“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和“那辆仁慈之车”。那么,答题方向可能是什么呢?是主旨。再看赋分,4分,于是推测答题要点可能有二,①找出不“客观平实”的语言并阐释含义,②表现了怎样的主旨。故答案为:①将青霉素称为“仁慈的东西”,因为它能救小女孩的性命;将车称为“仁慈之车”因为它快速运来了药物。②体现了作者对小女孩即将得救的喜悦,对人们的爱心的赞颂。
第三步,答题。答题即组织语言,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根据“黄金原则”作答,即尽可能地利用原文原句作答;二是要根据“语言套路”作答,比如问主旨,就答“本文通过……表达(歌颂、赞美,体现、强调、突出……)了……”;三是要根据答案语言特点四字诀——“简顺全准”作答。
好了,以上是做现代文阅读题的总的指导思想,也是本书介绍“现代文阅读解题技法”的理论依据。为了便于同学们简洁明了地了解本书的体系,特将以上内容图示如下:
好了,如果您认真研读了本书,领悟了本书的思想精髓,并在实践中切实用运,您的现代文阅读解题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