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写作能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写作能力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碧桂园学校 528312 王世泽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的语文综合素质。” 体现 “全面”与“综合”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一个新理念。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确是一条可行之路。
所谓教学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从目前的语文教学来看,作文是一大难点,学生“怕作文”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内容空洞”又是学生作文的一种通病。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训练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我认为,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提高作文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虽然初步认识了一些客观事物,能说出它们的名字,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因而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去诱发兴趣,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接触生活实际,利用作文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写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下面我就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作文训练“写一种你所熟悉的蔬菜或水果”,以《我观察西红柿》为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写作文”的。
一、联系实际——回忆生活情境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生活越充实,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学生才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单调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为了给学生创设极其丰富的题材,让他们情趣盎然,习作时既有现成材料,又有深刻感受,我课前准备了品种繁多、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