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切入,畅推进——谈阅读教学切入性问题的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300个字。
巧切入,畅推进
——谈阅读教学切入性问题的设计
阳江市第二中学陈活兰
[内容摘要]成功的语文阅读课关键在于教学的总体设计,成功的总体设计关键在于找准课文阅读的切入点,设计巧妙的切入性问题,利用这问题带动多方面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举重若轻地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切入性问题可从课文题目、重点句、中心事件等方面入手设置。
[关键词]总体设计切入性问题 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体性一节上得不顺畅的课,就好像走着坎坎洼洼的山路,要么是掉东落西,顾此失彼,抓不到要领;要么是往这进不去,往那打不开局面,兜兜转转中,下课铃就响了;要么是内容讲了一大堆,却是零零碎碎,杂乱无章,千头万绪,毫无联系。这样的课,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受罪。而上得好的课,老师只提一两个问题,作三两下点拨,就能把学生完全带进去,阅读,思考,讨论……众多的教学内容,三下五除二,就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全彻底地解决了,老师痛快,学生满意。
课上得好不好,顺不顺畅,能否把多个教学目标在规定时间内痛快淋漓地彻底完成,决定于学生阅读和思维的积极性有没有完全被调动起来,这需要课前有一个合理的总体设计,能精心地设计课堂问题,特别是切入性问题。好的切入性问题可以统摄整个教学过程,至少是统摄一个教学板块,学生围绕它阅读探究时能形成较长时间的师生对话、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深层次的课堂活动,牵扯出众多的文本资源和多方面教学内容,使多项教学目标能在问题探究中相继完成,从而起到顺畅推进教学过程,举重若轻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
那么,这样的切入性问题应如何提出呢?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目标和课文特点不同,我们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
一、从题目入手
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或者是主要事件、主要内容的概括,或者是中心思想的集中,或者是文章线索的暗示……从文章题目入手设置切入性问题,往往能抓住文章中枢,牵一发而动全身,直逼教学目标。
1、抓住题目关键词提问
例如:教学《伤仲永》可抓住题目的“伤”提问:“‘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为仲永感到哀伤?”这需要从仲永才能的泯灭过程及其泯灭的原因两个方面总结答案,这样就促使学生迅速阅读课文,并对课文内容作深入的探究和系统的梳理,为下一步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作准备。
2、另起题目
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以文章线索作题目的,为了让学生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可让学生给课文另起题目:“课文主要是写爸爸的花儿落了吗?如果不是,它实际是写什么的?请根据其主要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