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2005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语 文)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中要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6.鼓励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作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语文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一)积累与运用
1.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诗文50篇(7~9年级)。
2.课外必读书目:《西游记》、《伊索寓言》、《水浒》、《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3.语言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阅读
1.文言文
浅易文言文的阅读,重在考查记诵积累,考查理解文章的大意,不应考查词法、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2.现代文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要从“形象、情感、语言”等方面考察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要注重语言材料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要能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文要有难有易,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
在阅读的考查中,不能搞支离破碎的词句分析,不要以技术操作的测试来代替学生自主的体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