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日积月累
1.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跫音(qióng) 佝偻(gōu) 青荇(xíng) 义愤填膺(yīng)
B.静谧(mì) 蹉跌(cuō) 国子监(jiàn) 剩菜残羹(gēng)
C.神龛(kān) 倾圮(qǐ) 踏莎行(suō) 蓊蓊郁郁(wěng)
D.流岚(lán) 踟蹰(chí) 罗绮(qí) 心神恍惚(hu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风华正茂 如愿以偿 卧薪尝胆 浅尝辄止
B.杀一敬百 和睦相处 苦思冥想 衰草离披
C.安之若素 刨根问底 荡然无存 死有余古
D.无暇顾及 梦寐以求 永保青春 不言而喻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A.不名一钱( )
B.百舸争流( )
C.挥斥方遒( )
D.少不更事( )
E。眉黛( )
F。静谧( )
G。义愤填膺( )
H。不能已于言( )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B.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有若无,凌空而起,姿态翩然。
C.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D.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5.填入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一间铁屋子, 。现在你大嚷起来,惊醒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①不久都要闷死了 ② 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 ③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④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 ⑤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
A.③⑤④①②
B.⑤③①④②
C.③⑤①②④
D.⑤③①②④
6.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对偶)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比喻)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比喻、比拟)
D.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借代、引用)
7.下列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错误》的作者郑愁予,台湾诗人,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B.词,别名有曲词、曲子词、长短句和诗余。《沁园春·长沙》和《采桑子·重阳》里的“沁园春”“采桑子”是词牌,“长沙”“重阳”是题目。两首词都是用旧形式写的新体诗。
C.《胡同文化》的作者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D.《〈呐喊〉自序》是鲁迅先生为自己的小说集《呐喊》写的序言,我们读过的《社戏》《故乡》《一件小事》都选自这部集子,《孔乙己》则选自鲁迅的另一部小说集《彷徨》。
拓展提高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行动,要靠思想来指导,思想,要靠行动来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
B.郭沫若有一篇散文《鹭鸶》,赞美能捕鱼虾的、不起眼的水鸟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C.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一词中的“绿”与“红”分别代表叶与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零落。
D.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自都有天然的泄水湖,那里不宜搞什么“围湖造田”——尽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