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2
- 资源简介:
约3310个字。
《纪念白求恩》课堂实录
作者:学科专家
执教:江苏如东实验中学李凤点评: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郭志明来源:中华语文网
前置性学习要求:
一、通读全文,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文本的记叙和议论的文字。
二、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字词。
二、网络阅读,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
课堂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刚刚结束不久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女子冰壶队夺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你们知道,中国女子冰壶队的教练是谁呢?
生:加拿大人丹尼尔拉斐尔。
师:对,丹尼尔在冰壶队里有一个外号,听说过吗?
生摇头。
师板书:白求恩.
师:和保尔一样,“白求恩”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1942年,毛泽东主席发表了他为白求恩写作的悼词《纪念白求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请同学们在前置性学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先读第一节。请一位同学读叙述文字,其他同学读议论部分。
师:跳过第二节,读第三节。男生读记叙,女生读议论。
师:我读第四节叙述文字,你们读议论的。
师:大家看看,记叙和议论的关系怎样?
生:记叙是议论的前提、基础,议论是记叙的深化。
生:议论在记叙的基础上阐明精神。
师: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因而在写法上:叙议结合,夹叙夹议(板书)。请同学们再研究一下,议论文中的叙述和记叙文里的叙述比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生议论,并回答。议论文中的叙述是简洁的概述,不像记叙文中的那样细致、形象、生动,注重描摹。
师:说得好。接下来请大家再次浏览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节的内容。同时注意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
首先自己概括,然后小组交流。
生概括、交流。
生:第一节,概括白求恩来华经历,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
生:第二节,对比论证,赞扬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生:第三节,赞扬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生:第四节,回顾我和白求恩的交往,赞扬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师板书四种精神,提问:四种精神中有一种精神是白求恩精神的出发点和核心,你们以为是哪种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