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助学稿
- 资源简介:
约38650个字。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助学稿
21.与朱元思书
撰稿:陆竹燕编审:黄巨威
班级__________姓名学号______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二)课前预习
1、作者材料链接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沈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天监初,柳恽任吴兴太守,召他为主簿,常与他赋诗。后为建安王萧伟记室,升国侍郎。入为奉朝请。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紊乱。一些仕途失意或受佛教、道教影响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也不如意。梁武帝时,他因私撰《齐春秋》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中说:“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表明自己辞官引退后,将要到石门山去中去隐居。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科清拔有古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这篇文章不单纯是写景,而是寓情于景,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抒发作者当时的情感。
2、课文内容预习
要求①借助工具书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②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大致疏通文意(注:预习时对课文内容的翻译写在第一栏横线上,第二栏横线待第一课时结束后就有关出入处自行修正);
③不解之处圈、点,待上课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预习翻译):
(课后修正):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
水皆缥( )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 )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 )不穷,猿
则叫无绝。鸢( )飞戾( )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课内导学
1、导入,交流预习情况:
2、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
①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读准字音,校对预习注音)。
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
嘤(yīng)鸢(yuān)戾(lì )窥(kuī)柯(kē)
②再读课文,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ⅰ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ⅱ注意停顿。逗号的停顿应小于句号,每一个句号后的停顿应小于一小层之间的停顿,每一段后的停顿应稍长一些。
ⅲ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ⅳ注意节拍。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③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尽量读熟
◇理解课文词句并翻译
①质疑交流:根据预习时对课文字词句的理解与翻译,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质疑。(把你们小组认为重要的或有难度的摘录下来!) ②全班交流,疏通文义,注意重点词句的意义和用法。
重点词语摘录笔记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