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让生命跃动,心灵飞翔——《登高》课堂案例
- 资源简介:
约2430字。
汕尾市2011年教育教学论文(案例)交流报告会材料
学科: 语文
论文编号:
成果形式(论文或案例): 案例
标题: 倾听,让生命跃动,心灵飞翔
姓名: 刘东生
单位: 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
倾听,让生命跃动,心灵飞翔
一.课例背景
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有研究表明,一般人花在听、说、读、写的时间所占比例大约是:听占40%,说占35%,读占16%,写占9%。听读是吸收,说写是表达,其间构成了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储存——提取——表达的心理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学习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聆听是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信息交汇、智慧碰撞的主要途径。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倾听欲望,让学生学会倾听?
二.课堂案例:
《登高》•杜甫
【教学目标】:
通过“听、说、读”训练,让学生准确理解《登高》,学会倾听。
【教学方法】:学做导合一
(一)读准节奏
师(导):同样的一个秋天,长江边,杜甫一曲忧时伤怀的悲歌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本节课我们在读和听中再次认识这位老人吧。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学生举手朗读,音乐《二泉映月》缓缓流出,营造氛围。)
生:(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认真的听,杜甫的形象已浮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