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三语文复习课为例谈我对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一点思考
- 资源简介:
约3040字。
以高三语文复习课为例谈我对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一点思考
太原进山中学 邵捷
都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学校,要成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都需要有属于它的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都引起了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学习,获得了一致教师的一致赞许。
的确,课堂教育教学改革,需在一定的模式和框架下进行,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抓手,它让教师的教学有了方向性、目的性,它始终围绕“学生主体”这一核心,但我认为,当老师们对高效课堂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后,也要敢于有“脱模”的飞跃,也就是说,我赞成有模式,但不应该拘泥于模式,孔子在《论语》所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教师,也要敢于在模式的框架下有点自己的“随心所欲”的尝试。
一 、课前要充分准备,无论先说后教,先学后教,还是先练后教,最关键的是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心中有学生,备课要先备好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学生主体。现在正是一轮复习时间,我课下了解到学生们对文言文,诗歌鉴赏畏如狮虎,考试失分很多。学生苦恼,老师也很着急。我们通过反复琢磨,最后确定了“凭借教材,加大自学力度,提高训练质量”的教学思路。当时,我们的做法是:老师先研究考纲,明确考什么,然后把考点分散到每一篇课文之中,逐一攻破。不同的是,要改变传统的“以讲代学”做法,调动起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悟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来提升文言文的应试能力。例如,在复习某一段文言篇目时,我先交待复习目标,即知识点,学生开始研读课文,找出包含知识点比较丰富的句子,并作上标记,然后逐句翻译,在翻译过程中明确词义,词性,要求做到“信”、“达”、“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译文本,每堂都动笔翻译10个左右的句子,老师当堂批改,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老师在指导过程中注重引导归纳,举一反三,点拨必须精讲。一篇课文下来,学生自学自研时间可达三分之二左右。学得实,练得实,学生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又比如复习诗歌鉴赏,我先了解近三年诗歌鉴赏的出题情况,然后认真研究教材,确定每篇教材复习的着重点,确定了“复习课文(包括背诵默写)——规范做好书后习题(做每一道题每一个步骤,用词都力求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