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林中小溪
长沙外国语学校 凌霄鸿
●点击学习目标
▲ 知能目标
1、学习课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2、能找出眼前景与人生感悟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3、收集对众多名家对普里什文的评价,通过对其他作品的阅读,进一步加深理解,并有自己独特的评价。
▲ 情感目标
1.领略大自然的美和小溪所显示出的生命力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脉络,理解作者的人生信念。
2.体会作品“诗的深警和反复回荡的旋律” 之美。
▲ 重点难点
1. 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
2. 学习文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3. 把握作者思想脉络来理清课文层次。
●刷新知识库存
知识库存 1、作者简介普里什文(1873~1954),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商人家庭。早年因“自由思想”被开除出耶列茨中学。1897年在里加综合技术学校上学时,又因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被捕。1902年毕业于德国莱比锡大学农艺专业,回国后任农艺师,写过有关农业的著作和论文。后弃农从文,潜心研究民间文学和人种志学,致力于文学创作。旅行俄国北方地区后,写成《在飞鸟不惊的地区》(1907)等特写集。游历克里米亚和哈萨克斯坦后,又发表了《亚当和夏娃》(1909)、《黑色的阿拉伯人》(1910)等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战地记者,写过许多特写。十月革命后,一度从事教育工作,并钻研方志学。1925年发表物候笔记《别连杰的水泉》,后加补充,更名为《大自然的日历》(1935)。20年代开始写作自传体长篇小说《恶老头的锁链》(1923~1954)。代表作中篇小说《人参》(1933) 描写北方山林的绚丽景色,用人参象征大自然的富饶和生命力,礼赞人的创造力和智慧,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深刻哲理思考和细腻的观察与感受。还著有童话《太阳的宝库》(1945)。他善于刻画儿童心理,擅长描绘大自然。高尔基对他的创作评价甚高,称他为“诗人和哲人”。2. 关于普里什文《林中水滴》:大地上的日历 (节选) 在远离大自然的城市里,我常常读的一本书,是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这本书能够带给大自然最为纯净而清新的呼吸、律动和情感,让我日益被城市繁华所掩饰下的虚伪乃至尔虞我诈,钢筋水泥所割裂开冷冰冰的壁垒森严和隔膜的心,能够得到一份滋润而不至于过早地粗糙老化。
关链接※早在20世纪初,高尔基就认识到普里什文作为艺术家的独特性。他夸赞普里什文的作品言之有物、结构严整、内容丰富、真实可感,达到了俄罗斯文学史上未曾有过的完美
对应训练主页
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嘟嘟哝哝(nóng) 涟漪(lián yī) 和煦(xù)
B 干涸(hé) 惬意(qiè) 白桦(huá)
C、翩翩飞舞(piān) 墩子(dūn) 阻塞(sè)
D、分道扬镳biāo) 萦绕(yíng) 地壳(qiào)
2、给下列几组词语组词。
搏( ) 乏( ) 簌( ) 窜( ) 贮( )
博( ) 泛( ) 籁( ) 蹿( ) 伫( )
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潺潺:象声词,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颤动:短促而频繁的振动。
B、涟漪:连续不断的波浪。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
C、簌簌:象声词,形容风吹叶子的声音。 惬意:称心,满意。
D、迹地:林业上指采伐后还没重新种树的土地。 分道扬镳:指分道而行。比喻各奔前程,各干其事。
4.《林中小溪》一文作者是 (国家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 》、《 》等。
5.请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使句子通顺达意。
遇上大的障碍,水 嘟嘟哝哝地仿佛表示不满,这嘟哝声和从障碍上飞溅过去的声音,老远就可听见。 这 示弱, 诉怨,也 绝望,这些人类的感情,水是毫无所知的。每一条小溪都深信自己会到达自由的水域, 遇上像厄尔布鲁士峰一样的山, 会将它劈开,早晚会到达。
6.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有别于其他的一句是( )
A.太阳所反映的水上涟漪的影子,像轻烟似的总在树上和青草上晃动着。
B.我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三月五日那天,有好多红领巾在世纪广场上义务拣纸屑、擦栏杆、维护着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