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效学习5+2”教学模式《旅鼠之谜》高效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340个字。
新课程“高效学习5+2”教学模式高效导学(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13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旅鼠的奥秘。
2、学习作者娓娓动听的对话中讲述故事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启示。
3、学习本文科学小品文的特点,学写科学小品文。
情感目标:
1、引发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
2、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好奇心
教学方法:
针对本文“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创新思维模式。
学习方法:
用读故事的方法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在布局谋篇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旅鼠的特点。
2、由学生自己讲述课文内容,解答旅鼠之谜。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研究能力。
[第1课时]
课时目标:朗读,积累,整体感知,了解行文思路及文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练过程:
一、创境激趣:
1、图片展示:展示北极旅鼠图片。2.精彩导语:
同学们,神秘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无穷的财富,给予了我们无穷的探索空间,给予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启发。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北极旅鼠,它们身上就有许多难解的谜。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个独闯北极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位梦华给我们讲述的故事,我相信听了这则故事之后,你一定会产生探究旅鼠之谜的兴趣。让我们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吧!(板书课题)
3、资料链接:A走近作者:位梦华,是最先登上南极大陆的中国人之一,是中国科学家中的第一个并且八次进入北极的人,也是第一个在北极过冬的并第一个和爱斯基摩人交朋友的人。是他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北极点。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洲》、《南极政治与法律》、《北极的呼唤》等。
B了解文体:科学小品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一种介绍科学知识的散文小品。“科学小品”篇幅短小,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文学性,善于兼容逻辑抽象思维与艺术形象思维,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要而言之,“科学小品”的文学功能,一在窥视科学的素质和科学内含的趣味,二是在发现科学与社会、生活、文化、人生的联系。
二、自学指导:
自学提纲与学法指导(一)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朗读指导:①全班集体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朗读课文。②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和停顿,熟悉课文内容;③体会作者情感,有感情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学法指导】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注意字形。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逃窜( )滑稽( ) 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