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初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植“活”的灵魂,让语文课神采飞扬
- 资源简介:
约3260个字。
案例自述:
《孙权劝学》教学初探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植“活”的灵魂,让语文课神采飞扬
盐亭县八角初中金龙
课前准备:探究三国历史,收集相关历史背景,上网查阅有关三国史料,了解三国主要历史人物及功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教学重点:结合书下注释,扫除字词句障碍,理顺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文言文的一些方法;能形成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探究
教学进程:
一 课文导入。
以<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多媒体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三国有关历史与人物,引入课文的学习。
二 简介作者作品。
检查预习,提出问题:《孙权劝学》选自什么书?编纂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人?后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让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司马光及其著作《资治通鉴》相关内容介绍给全班同学。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 学生听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扫除字词句障碍,理顺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是往事:过去的事自以为:认为(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3.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本课主要讲了孙权劝学这件事,围绕劝学这件事为线索,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要求学生概述相关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