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610个字。长春版。
《名二子说》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名二子说》,下面我对本课的分析:
一、说教材
(一)地位与作用
本文是长春版语文教材第六单元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爱莲说》,了解了“说”的这种文体,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理解识记重点文言词句,熟练诵读通译全篇古文。
②、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望。
③、了解学习借鉴古代关于“名字”的文化知识和内涵。
2. 技能目标: ①、能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②、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了解父母对孩子的良苦用心,懂得生存的道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理解文学大家苏洵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和期望,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启示自我人生。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托物寓意,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学情上谈谈。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了好奇。参考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风格特点等因素。在教学文言文时,要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方法传授两方面入手,运用适当的导入,把学生领到文言文的门前,让学生感觉到走进去的乐趣,享受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享受到登堂入室的快乐,从而进行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切实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深入体会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并注意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预设好学生学习本节课可能出现的困难及解决的对策,不要高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还要与后面的教学方法的选择、重难点的确定等环节遥相呼应,不能脱节。
三、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为了充分张扬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用正确价值观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的原则。教学中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构建的主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者、积极的认知者。
(二)说教法
对初中的学生来说,疏通课文的字词句应是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在疏通课文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提问答疑法”,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由学生提出质疑,疏通课文的字词句,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获得相应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