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00字。
永恒与超越——从文化视角赏析杜甫、苏轼几首诗词
元济高级中学 武立伟
内容提要:诗歌的鉴赏历来有不同的声音,本文以杜甫的《登高》,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为主,从悲剧意识和思想的超越两个角度进行重新审视,有单独的对个体的鉴赏,有对整体文化的解读。悲剧意识是永恒的主题,诗人身世的悲,时代带来的悲,这是历来鉴赏者关注的方向,本文从新的视角,由诗中字句发掘作者思想,希望能带来新的气息,为高中阶段的诗歌学习带来帮助。
关键词:文化 悲剧意识 思想超越 永恒 追问
首先我们来看杜甫的《登高》一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看首联,起句突兀,可以说如狂飙来自天外,一下子就将全诗笼罩在一种沉郁悲壮的气氛当中,同时又透显出儒家所说的,那种刚健不息的大化流行,当然它的基本情调是扩大而深沉的。自从宋代的严羽以来,我们对诗圣杜甫的诗,一直用四个字来概括他的艺术特点,就是沉郁顿挫。但是历来没有人解释沉郁顿挫,到底在文化上是什么含义?我们通过从传统文化,从文化的视角来赏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沉郁就是指他的浓烈的悲剧意识。而顿挫就是在这个浓烈的悲剧意识的基础上,经过这种艰难的过程,来对这种悲剧意识进行了超越,这就是顿挫。从文化意义上讲,沉郁顿挫,它指的基本就是这个意思。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家最喜欢的我想是这句诗。其实它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精神内涵是一样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悠悠”是什么含义呢?悠悠就是永恒,就是绵延不断。“念天地之悠悠”,由此我感悟到了,在我这个也许没有希望的生命之外,还有一个永恒的天地。在自然的博大之中显出个人的渺小。自然与情感的疏离和亲合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边落木萧萧下”,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其实也不过是长江岸边的一棵树上的一片树叶,一棵树能有多长的寿命?一片树叶能有多长的寿命?那么对于滚滚的长江,对于无尽的长江来说,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应该说是没有希望没有价值的。这就是悲剧,个体在历史中的悲剧。在历史中像这样的悲剧无时无刻不在上演,个体只是历史中的一瞬。但是你只要把无边的落木融入到滚滚的长江当中,从精神上和滚滚的长江融为一体,那么你就获得了永恒。你不要只想到你自己是一片落叶,是没有价值的,你还要看到这滚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