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09字。
《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说课稿
何巧程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语文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相关单元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把读写听说综合在一起开展语文活动。它生动活泼,饶有趣味,集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综合实践活动”落实了《课标》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八年级教材中设计三个综合实践活动,分别是“我如果主办校刊”“市场新商品调查”“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这些可以从《课标》7—9年级阶段目标的“综合性学习”中一一找到对应点。
《课标》中要求:“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八(下)第五单元中“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就落实了这个要求。短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社会热点问题,接着指导学生如何围绕热点问题开展研讨,最后要求每一个参与者既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讲真话,又要有平和从容的态度,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次研讨活动要求学生自主的搜索资料,确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认识生活的习惯,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学生在研讨活动中要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如读写知识、口语交际知识等,又通过活动,能提高各种语文能力和整体的语文素养。所以,此种活动确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好形式。
(二)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难点:学生自主搜索资料,确立热点问题
二、说教法
由于这是一次活动而非一篇课文,教法和学法有点不同,老师在整个活动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一)讲明活动的目的,引发参加活动的兴趣。
(二)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开展活动的方法。
(三)跟踪活动全过程,随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控。
(四)活动结束后应检查效果,进行交流总结,作出评价(可以是学生相互评价,也可以由教师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