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11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课例
上步中学语文组 赖敏
课例主题
本课意在引导学生在了解杜甫所处的时代及其背景的基础上认识杜诗沉郁顿挫的诗风,进而通过反复诵读与认真研读让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高贵品质和思想情操,从中培养学生对杜诗欣赏、感悟的能力。
课例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幻灯片显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课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的作者是谁?
生齐答:杜甫。
幻灯片显示:杜甫草堂照片 导读 自读 研读 诵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回忆这三首诗,说出你印像中最深刻的两句诗句。
幻灯片显示:导读《望岳》《石壕吏》《春望》
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
(同时出现在幻灯片上)
师:从所写内容上做比较,看这三首诗有何不同?
生:《望岳》写景,后两首记事。
师:《春望》记事?反映的什么?
生:……
师:反映的是唐代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事件……
生抢答:安史之乱。
师:都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战争危害。《望岳》是杜甫年轻时写的,让人感觉到意气风发、“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而他写的诗大多数都是象《石壕吏》《春望》这样反映社会现实的诗。这些都是因为杜甫生于盛唐,长于“安史之乱”,仕途坎坷,其诗真实深刻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这里我们的诗人有一个很好的称誉,叫什么?
幻灯片同时显示:杜甫头像、杜甫简介。
生:“诗圣”。
幻灯片显示:诗圣。
师:那他写的诗呢?
幻灯片显示:诗史。
生:“诗史”。
师:对。为什么称之为“诗史”?
生:因为他写的诗反映了当时的历史。
幻灯片显示:杜甫草堂图片。
师:不错。杜甫的诗反映了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的历史。那么他的诗有什么样的风格呢?大家要知道,诗人做本诗前刚刚结束贬谪、动荡、流亡的生活,在成都浣花溪畔经朋友的帮助才盖起一座草堂以栖身。不料草堂被秋风所破,诗人于凄风苦雨之夜,难以休息,不由百感交集,遂吟此诗。那么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