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2005年高考语文新增内容复习指导
与2004年高考大纲语文考试说明比较,2005年的语文考试大纲取消了考试内容中的※号部分(※号内容是去年高考不考的内容),这说明从2001年开始连续四年规定不考内容将正式列入2005年的考试范围。今年取消了※号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四点:
一、文学常识
(一)新增“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二)新增“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和代表作”
新增文学常识中的这两项内容涉及知识极广,如何有效复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呢?建议复习时采用如下方法:
1.扣“重要”,抓“代表”考纲中首先特别强调了中国外国的“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当时或后代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创造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作品的作家。对于中国作家,自然包括从先秦诸子百家到现当代,识记的重点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对于外国作家识记的重点是他们的国别。其次强调“代表”一词。古今中外,作家多,作品更多,复习时重点突出其“代表作”,这作品是作家一生创作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好的。对作家,应熟知他的创作特点、风格和流派。对作品,应了解体裁、出处、地位、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对后世的影响等。如先秦文学的诸子百家中,突出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重要作品《论语》《孟子》《诗经》《离骚》。再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应侧重五个国家:古希腊、英国、法国、德国、俄国。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如: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等。
2.运用逆向思维文学常识的复习,应重点了解古诗文阅读与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特别是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常识的联系,着眼点通常是大作家的小作品,小作家的大作品,对作家作品的了解要求要全面。如豪放派词作家苏轼,大家熟悉其代表作《念奴娇》等,那么能否运用逆向思维法,反弹琵琶去关注他“婉约”的一面呢?复习李清照这位婉约派女词人时,很有必要对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一面予以热情关注。
3.咬定教材不放松复习中外文学知识要始终扣住教材这根线,并进行系统梳理。高初中教材所选课文,尤其是高中教材所涉入的均是以一流的作家作品为主,且学生与课本作家曾经相识,这样就更能把涉及到的重要作家、作品、时代、国别记清楚。同时注意《语文读本》和教育部要求的对中外文学作品的课外阅读篇目,还要紧扣课本“二边”。(“二边”:即拓展课本边沿内容;熟悉那些仍“活”在我们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已溶在我们心中的“语言”。)
4.弄清楚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专有称呼如“四书”“五经”“六艺”“风骚”“建安风骨”“乐府双璧”“史界两司马”(“史书双璧”)“三吏三别”“元曲四大家”“临川四梦”“唐宋八大家”“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三言二拍”“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典型等。这些专有称呼,概括力强,是文学常识的精华所在,学生复习起来兴趣浓厚。
文学常识复习,点多面广,切勿面面俱到,撒网过宽。我概括成二十四字送给复习中的高三人:避开已考,把握重点;分类整理,系统记忆;注意积累,经常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