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各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二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0 17:35: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包括六单元内容,含六个WORD文件,约21000字。
第三册第一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学习的是我国唐以前古诗的三种样式:《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时期的五言诗。应引导学生粗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早期发展概况,提高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熟读、背诵的基础上,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了解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品味古诗的情趣和艺术效果;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语言特点。

知识导航
了解作家作品,掌握诗歌大意。
1. 文学常识
有关《诗经》
(1)性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六艺”之一。本来只称《诗》,后来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
(2)体制和内容: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首,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大部分是民间歌谣,;“雅”,大都是贵族作品;“颂”,都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的精华是民歌部分,它鲜明地表现人民的爱憎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面貌。《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为我国古典诗歌奠定了现实主义基础。
(3)艺术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有关《离骚》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建立了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新的诗歌体裁。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所以“楚辞体”又称为“骚体”。《楚辞》由西汉刘向编定。文学史上“风骚”并举,《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则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
有关《孔雀东南飞》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汉乐府叙事性强,语言形式多样,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它不仅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又继承和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可与《诗经》《楚辞
第三册第二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鉴赏唐宋诗词,共15首。唐诗和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唐诗宋词的鉴赏,仍应从反复诵读入手。在反复的吟诵中,感知诗词的音韵美,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景与情,进而感受、品味诗词的意境,达到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鉴赏。另外,在鉴赏中,还应注意比较不同流派的不同风格,结合作家不同的经历,特定的心境来体会。
  
知识导航
了解作家作品,注意诗歌节奏,掌握诗歌大意。
1.文学常识
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
(1)诗歌体裁: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都是古体诗。
(2)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第六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应掌握以下知识点:一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语言的方法,特别是借助联想和想象进行欣赏的方法;二是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虚词、实词;三是了解与选文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四是有关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特殊文言语言现象,本单元为文言文单元,既是文言文阅读训练的材料,又是文学鉴赏的训练材料,涉及的知识点在历年高考中都会出现。

一、 文言词语

1.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 旧时栏楯,亦遂增盛
开    砌  院子周围  栏杆
2.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安居室内,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
3.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已而,然后  一共变了两次
4. 先妣抚之甚厚 /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
先母待她很好      内室  先母
5. 呱呱而泣 / 而母立于兹 /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哭泣的声音  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指十五岁。古人到了十五岁就把头发束起来,表示成年
6. 大母过余曰:“……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到我(这里来),意思是来看我   你的身影  整天   很像
7. 比去,以手阖门 / 长号不自禁 / 轩东故尝为厨
等到离开时       忍不住    从前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
第五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包括四篇宋代散文,在教学中需要了解唐宋八大家所代表的宋代散文的创作成就,理解散文中蕴涵的历史教训和人生哲理,还需要复习掌握相关文言文知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落实文言文句子的翻译,立足课内、兼涉课外,为高考文言文的阅读夯实基础。
一、 知识点整理
1、通假字
(1)暴霜露,斩荆棘  暴,通“曝”,冒着。
(2)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  当,通“倘”,如果。
(4)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
(5)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通“含糊”,声音重浊而模糊。
(6)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晚上。
(7)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
(8)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通“拷”,敲打。
2、古今异义
(1)俨骖騑于上路  
 古:高高的道路;今:走上路程,上轨道。   
(2)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终究,到……结局;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4)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谋和力量;今: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5)后秦击赵者再
 古: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6)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先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选编的是中外说理性散文,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说理性散文理中含情,情中有理,情景交融的表达艺术。二是品味说理性散文意蕴深广、富含哲理的语言,理解散文的含蓄美。三是注意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品味其中的情趣和理趣。四是进一步培养鉴赏和写作说理散文的能力。五是要识记所选课文涉及的重点文学、文化常识。
学习本单元,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情和理,品味其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从语文教学大纲的角度看,属于文学鉴赏评价分析综合能力的范畴。
一、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二、弄清下列字词的读音并注意正确书写:
编纂(zuǎn) 万胜胪欢(lú) 中圣(zhòng)
勒令(lè) 时日曷丧(hé) 不肖(xiào)
恬退(tián) 馨竹难书(qìng) 佼佼(jiǎo)
睿智(ruì) 愤世嫉俗(jí) 熠熠(yì)
瑕疵(cī) 怏怏不乐(yāng) 遏制(è)
三、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
先儒:先前的文人。
第三册第三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本单元选编的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认真体会鉴赏散文的规律和方法;二是要识记本单元中四篇文章所涉及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三是要注意识记四篇文章所涉及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四是要注意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觉散文中的“自我”;五是注意品味散文的语言,体会不同作家表现出的不同的语言风格。
一、文学常识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写作的背景。
一、 弄清以下字词的读音,并注意正确书写:
长歌当哭(dàng) 桀骜(ào) 赁屋(lìn)
蝶血(dié) 立仆(pū) 惩创(chuàng)
浸渍(zì) 殒身不恤(yǔn) 潭柘寺(zhè)
椽子(chuán) 歆羡(xīn) 牡蛎(lì)
二、掌握以下词语解释
1. 寥落:稀少。
2. 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3. 出离:超出。
4. 深味:深深地体会。
5. 菲薄:微薄。
6. 直面:面对,正面注视,绝不回避。
7. 造化:指自然界。
8. 微漠:依稀,淡薄。
9. 羽翼:鸟的翅膀,指帮凶。
10.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
11. 引退:辞去官职。
12. 黯然:忧伤的样子。
13. 蝶血:流血满地。
14. 立仆:立刻倒下。
沉勇:沉着而勇》鼎足而立。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出现的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它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有关汉魏晋诗歌
汉、三国、两晋,前后经历了六百多年,这是我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