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780字。
楚水实验学校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月度检测试卷
九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150 分值150 命题人 王劲 校对人 潘怀余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4分)
将1-6题所选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14分)
题 号1 2 3 4 5 6
答 案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蓦然(mò) 楹联(yíng) 怅惘(wǎng ) 污垢(hòu )
B、 涟漪(lín) 花蕾(lěi) 吝啬(lìn) 和煦(xù )
C、 瑰宝(guī) 地壳(ké) 崛起(jué) 褒贬(bāo)
D、 秕谷(bǐ) 恣睢(zì) 拮据(jié) 褴褛(lǚ)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一夜,总觉得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C、 究竟从哪年哪代传下来这么多故事?谁也说不清。
D、 “嗤!”先生冷笑着,“你们不粜,人家就饿死了么?”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连战一行参观了被称为世外桃源的秦淮河夜色,品尝了秦淮风味小
吃。
B、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
内涵。”
C、 风里混着汗臭味儿,一阵阵沁人心脾。
D、 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伟大祖国的天然屏障。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 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以为是正确的。
B、 经过大家的努力,这道工序所用的时间节约了两倍,大大提高了工作
效率。
C、 你可以在因特网上阅读到以前无缘见到的珍贵文件、书籍、录音和音
像制品。
D、 人类努力装点自然,又从自然中得到感悟,发现自我。
5、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
A、《鼎湖山听泉》扣住“泉”字,有详有略地给山泉摹形绘神,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B、鲁迅先生曾于1919年返回故乡,将全家迁到北京。《故乡》就是以作者回乡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深忧虑。
C、《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这些课文,是按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D、《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它通过格列佛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越明年(及,到) 杂然而前陈者(面前,前面)
不复出焉(兼词,前往) 百废具兴(荒废的事业)
B、予观夫巴陵胜状(那) 乃不知有汉(竟)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颓然乎其间者(在)
C、便扶向路(沿着) 树林阴翳(遮盖)
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 皆叹惋(惋惜,可惜)
D、薄暮冥冥(迫近)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代词,代诸峰)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朝而往(表修饰)
7、 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
多一些和谐与温暖, ;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骗与涣散
B、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欺骗与涣散
C、 少一些欺骗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 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少一些欺骗与涣散 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34分)
一、按要求答题(4分)
8、 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然后按顺序订正在田字格子里
(1)胆怯 (2)千峰竞秀 (3)浮想连翩 (4)鄙夷不屑
(5)糟塌 (6)销声匿迹 (7)迟疑不绝 (8)张罗买卖
(9)旋涡 (10)郑重其事(11)理直气壮 (12)万古常青
9、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1) ,为民者宣之使言。
(2)法不阿贵, 。
(3) ,除恶务本。
(4)到此已无尘半点, 。
(5)晓战随金鼓, 。
(6) ,正是河豚欲上时。
(7)我在朦胧中, , 。
(8)写出《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和平劳动与幸福生活图景的语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