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胸有丘壑,笔底生花
- 资源简介:
约4140字。
2016年盐城市中考语文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
胸有丘壑,笔底生花
东台市实验初中初三语文组
面对教育的新形势,面对“五严”规范,怎样才能咫尺千里,“螺蛳壳里做道场”呢?新学期伊始,我们备课组认真总结了以往教学的得与失,借鉴前几届老师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制定了以下备考计划及复习策略,以期求教与诸位同仁。
一、研习《说明》,把脉中考,确立复习目标。
《中考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中考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把握考试重点,洞察考试热点,了解命题走势,读懂历年试题,吃透中考精神才是根本。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习《中考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通过研读《中考说明》,分析近三年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基础知识,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及专题的考查,到课内外古诗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说明》及试题的特点对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综合复习能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复习时要遵循三项原则: 吃透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方向;立足课本——熟练掌握知识内核;触类旁通——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延伸运用。
二、严谨规划,全面剖析,明确重点难点。
复习伊始,我们就要对中考考点和教材重难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梳理剖析,对各个知识点和能力点都作明确和解析,在要求学生之前我们首先要求自己对整个复习流程、知识网络和能力层级有明晰的认识和把握。这项工作能从大框架上规划我们的复习,使我们的复习一开始就目标明确,路径清楚,避免复习中的“迷途”和“无用功”。
第一轮:紧扣课本,系统归纳, 夯实基础(3月7日—4月15日)
以考纲中确定的基本篇目为复习重点,复习按“重点知识梳理与强化——学生练习巩固——教师例题分析与重点讲解”三个步骤进行。通过这一轮复习,指导学生总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