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对联的拟作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300字。
对 联 的 拟 作
浠水县第二中学 鲁海涛
2004年有7套高考试卷直接考对联的拟作,2005年又有部分试卷考对联,而且形式在不断翻新。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同时这种考查方式能较好的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在高考中拿下这4分呢?
一、考场上一幅好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字数相等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长联中各分句的字数也必须相等。
内容相关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贯通、呼应,则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这两句话内容互相独立,各不相干,根本不算对联。但是,如果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也不行。如常见的“生意兴隆通四海”对“财源茂盛达三江”,“通四海”与“达三江” 其实是一个意思,又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都是同义重复,不能算好对联。
上下联内容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正对和反对。正对是高考中常用的,它是指上下联立意相近,如:科学能致富,勤劳可兴家。(04年全国卷2),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04年全国卷3)。另外,上下联内容之间还存在各种逻辑关系,常见的有并列、递进等。
词性相当 现代汉语词性分类 实词包括:名词(含方位词)、动词、形容词(含颜色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词性相当规则主要有三点:
1、“实对实,虚对虚”规则。即上下联间上述12类词各自对应。如“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04年全国卷1)
2、义类对应规则。义类对应,指将汉字中所表达的同一类型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仗。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修辞方法。特别是将名词部分分为许多小类,如:1.天文(日月风雨等) 2.时令(年节朝夕等) 3.地理(山风江河等)4.宫室(楼台门户等) 5.草木(草木桃李等) 6.飞禽(鸡鸟凤鹤等)7.走兽(狼虎象马等) 8.鱼虫(蛇鱼蚁蝗等) 9.饮食(茶酒莱肴等)10.器物(盆杯壶盏等) 11.文具(笔墨纸砚等) 12.衣饰(衣冠巾带等)13.形体(身心手足等) 14.人事(道德才情等) 15.人伦(父子兄弟等)16.珍宝(金银玉珠等) 17.军事(弓箭刀剑等) 18.文艺(诗词书画等)19.文史(经典史册等) 20.精神(智愚苦乐等)如:一代园丁乐,九州桃李荣。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04年全国卷3)
3、邻类对应规则。邻类对应,指门类相临近的字词可以互相通对。如:1.天文对时令 2.天文对地理 3.地理对宫室4.宫室对器物 5.器物对文具 6.器物对衣饰7.衣饰对饮食 8.文具对文学 9.植物对动物10.形体对人事 11.人伦对代名 12.疑问代词对副词13.方位对数目 14.数目对颜色 15.人名对地名16.同义对反义 17.同义对连绵 18.反义对连绵19.副词对介词 20.连词对助词 21.介词对助词22.叹词对助词
结构相称 所谓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二、考场题型的变化。
去年高考是单纯的给出上联对下联。今年大多是只提出主题。要求按主题创作一副对联。将来可能会与语段压缩或仿写类结合考查。这类题型的解答注意两句话:文意切题是根本,对仗工整是关键。
如全国卷I:班里举行一次主题为“远离毒品”的班会,请你在黑板上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营造气氛。要求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两句话字数相等,句子结构大体一致。(6分)
这道题明显带有去年对联题和公益广告词的痕迹,但是又比拟写一般意义上的公益广告词更具有针对性,比拟写对联更为自由、宽泛,突出了语文的实际应用性。拟写答案时应注意内容紧扣主题“远离毒品”,结构要大体一致。从阅卷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按照要求来写,得分较高。但仍有少数考生没有拿到满分甚至没有得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没能紧扣主题。题目中提出明确的主题是“远离毒品”,而部分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写出了如“时间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这样的答案,没能紧扣主题来写,使人读后对其主题摸不着头脑,当然不能得分了。2.结构不一致。部分考生也知道要表达什么主题,却因语言工夫不到家,写出了如“生命是完美的,让我们合力保护它”“不要让那些肮脏的东西玷污了你的躯体和灵魂”一这样的答案。
答案示例:①贪图片刻刺激痛快,毁掉一生健康幸福。②烟枪一支,未闻炮声震天,打得妻离子散;锡纸一张,不见火光冲天,烧得家徒四壁。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