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8480字。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教育专家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制定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B.日本前内阁执意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导致中日两国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几乎裹足不前,两国关系面临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严峻的局面。
C.春天的汴梁城,花红柳绿,生机盎然,游人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水系工程,含英咀华,欣赏着粼粼水波、烟柳画桥。
D.楼市“拐”与“不拐”的争论已经很久,相关部门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地指导百姓购房,这比坐而论道更有意义。
【答案】D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A句的“从长计议”意思是用较长时间慎重地考虑、商量,不急于作出决定。此句已讲“制定出”,不符此句语境。B裹足不前,像脚被包裹住了一样停步不前,多指有所顾虑。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停滞不前”。C句的“含英咀华”比喻细细琢磨,体味诗文的精华。此句讲诱人欣赏风景,不符此句语境。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书香中国万里行”活动旨在落实中宣部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中国”,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尚。
B.公立医院是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政府肩负着管理医院、兴办医院和推进公共医院改革的重要责任。
C.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也展现出一个真正思想家的风采。
D.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吃富含叶酸含量高的蔬菜水果不仅可以延缓记忆力、思考力和语言能力的衰退,而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极为有利。
【答案】C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本题主要考查结构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A项,经过压缩即可发现,成分残缺,可在“书香中国”后加“的要求”一语。B项搭配不当且有语序问题,“公立医院”是“举措”错,“管理医院、兴办医院”顺序颠倒。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D项语义重复,“富含”和“含量高”应删去其一。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连环画从它萌芽的时候起,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 。 。
。 。 ,是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形式之一。
① 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书籍都绘有线描插图
② 这种“回回图”既增加了书籍视觉美
③ 有的书一回故事就有一幅插图,即“回回图”
④ 可以说,连环画是插着文学的翅膀飞向人民大众的
⑤ 又使线描插图为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⑥ 当20世纪20年代连环画正式诞生的时候,人民大众已经熟悉了这种回话形式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它
A.①③②⑤⑥④ B.①③②⑥⑤④ C.⑤④①③②⑥ D.①④⑤③②⑥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句子排序是根据排部分前后和排序句内部的句意逻辑关系来确定的。此题阐述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排序句前的一句话是论点,后面是结论,排序部分是阐述。排序时可采取先小组合,再将小组合连缀起来的方法。①句用证据解释论点,应该放在首位;②承接③阐述“回回图”;②⑤句用“既…又”关联起来,④句与后续句是结论的两个判断应该相邻,这样答案就出来了。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比如②⑤句用“既…又”关联起。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
4. 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托物起兴手法的一句是(3分)
A.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C.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答案】B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托物起兴,就是在文章中先不直接揭示题旨,而是从别的事物起笔,然后引出主要事物,借以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逐步领会全文主题。通常暗含比喻,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如古诗《孔雀东南飞》就是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从而引起全篇。托物起兴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介绍常见的两种。借景以引事。文章开篇就给读者展现一幅大自然的迤俪风景,以此吸引读者,调动起读者的审美情趣,兴味盎然地阅读。如冰心的《笑》开头这样写:“雨声渐渐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