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教师版)
- 资源简介:
约6540个字。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A卷(共10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 )
A、我是在白云的襁褓(qiáng bǎo)中笑着长大的。
B、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kuó)然无累(lèi),真正的解脱。
C、小溪渐渐喑哑(yīn yǎ)歌不成调子。
D、百行(hāng)业为先,万恶懒(lǎn)为首。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B )
A、书亦可请人代读……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B、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C、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名。
D、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盲,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B、有这种诗人灵魂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C、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D、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勃然大怒。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出使
B、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广:扩充
C、长跪而谢之曰谢:感谢
D、寡人谕矣谕:明白,懂得
5、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B )
A、安陵君其许寡人 其真无马耶
B、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C、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
A、本文用人物对话塑造了唐雎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和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的君王形象。二者的形象形成了对比。
B、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易地”的要求,是一个明显的骗局。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加以拒绝,并派唐雎出使秦国,意在修好。
C、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经历了两个回合:第一是坚决抑制秦王的骗局,重申“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第二是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且付诸行动,“挺剑而起”。
D、秦王“长跪而谢之”,表示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秦王彻底放弃了他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