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28 21:37: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5题,约10770字。

  怀柔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姓名和考号。
  2.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①前不久,国际电信联盟发表公报说,约80%的电子邮件是垃圾邮件。在这些垃圾邮件当中,有21%是产品广告,16%是有关投资理财的信息,14%是诈骗或者不实的信息,14%包含色情内容,其他35%为各种各样的无益信息。垃圾邮件每年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50亿美元,不仅影响了信息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人们对于网络交流的信心。
  ②垃圾邮件危害了互联网的发展。(甲)从整个互联网的资源利用来看,垃圾邮件里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每次发送上百万份,甚至上亿份,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严重时甚至拥塞整个互联网链路,中断互联网部分线路的运营。(乙)垃圾邮件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据预测,目前全世界的垃圾邮件数量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2005年垃圾邮件比例将上升至90%。(丙)这是因为垃圾邮件占用了大量的传输、存储和运算资源,不但造成网络资源浪费,而且一旦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的1/3,就会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这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形成重大挑战。(丁)
  ③垃圾邮件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从个人角度来看,垃圾邮件浪费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一般处理一封垃圾邮件至少需要10秒钟时间,如果每天收到几十份垃圾邮件,就得花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处理。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反复性、强制性、欺骗性、不健康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严重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浪费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欧盟的一项调查表明,垃圾邮件每年为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④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垃圾邮件呢?首先是利益的     。数量众多的垃圾邮件中含有大量的广告,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广告宣传,投入少、回报丰厚,使得许多广告商     。比如在欧洲,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仅需0.0005欧元,比起庞大的广告费,这点费用实在     。目前,需要批量发送垃圾邮件广告的大多是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以及电子邮件低廉的发送成本为垃圾邮件的     提供了土壤。据英国媒体报道,互联网上所有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在全世界大约有150人,90%的垃圾邮件都是他们制造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邮件发送国,2004年全球的垃圾邮件中有42.11%是从它那里发出的。
  1.从上下文的衔接看,“如果不能尽快遏制病毒和垃圾邮件,全球互联网系统有可能不
  堪重负而在两年内崩溃。”这句话应放入第②段中的恰当位置是(3分)
  A.甲       B.乙       C.丙       D.丁
  2.第④段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驱使     乐不可支     微不足道      产生
  B.驱使     乐此不疲     微乎其微      滋生
  C.促使     乐此不疲     微不足道      滋生
  D.促使     乐不可支     微乎其微      产生
  3.根据上面材料,下面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80 %的垃圾邮件大多来自小企业,包含广告、理财等多种信息,这些垃圾邮件每年给世
  界造成大约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B.如果任由垃圾邮件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泛滥下去,将会对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
  性造成极大威胁。
  C.从利益角度来看,垃圾邮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邮件广告成本低、收益大,满足了
  很多企业的商业需求。         
  D.垃圾邮件虽然数量庞大,但制造这些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全世界大约只有150人,
  互联网上90%的垃圾邮件都出自他们之手。           
  4.“垃圾邮件”对互联网的危害及对用户的利益损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5~8题。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十一月离任。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