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5/26 10:04: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6份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一)——年龄常见称谓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二)——历法常识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六)——官职变动常见称谓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三)——谦称、敬称、贱称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四)——地理常识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破题致胜微方法(古代文化常识系列):古代文化常识(五)——科举制相关知识Word版含答案.doc

  【题文】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增加了文言文的考查难度。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大意,争取得高分,我们必须系统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年龄常见称谓就是文化常识中经常考到的一部分内容,古人到底如何称年龄呢?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1. 襁褓:
  婴儿。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
  孩提:2~3岁的儿童。
  2. 垂髫(tiáo ):
  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3. 总角:
  指幼年儿童。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4. 豆蔻年华:
  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女子。(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5. 及笄jī :
  指15岁女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6. 束发:
  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7. 冠、加冠、弱冠:
  20岁男子(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 孔子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论语•为政》 )
  8. 而立:
  指30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9. 不惑:
  指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10.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
  指50岁
  11. 花甲、平头甲子,耆,耳顺:
  指60岁。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12. 古稀:
  指70岁。“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
   汉时戴圣所辑的《礼记•曲礼篇》: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耋,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13. 耄(mào)耋(dié):
  指八九十岁。
  14. 期颐:
  指百岁。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 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学以致用】
  1. 下列文化常识中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中的“总角”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都是指幼年儿童。
  B.“束发”“及笄”分别表示男女15岁,而“结发加冠”则表示男子已经20岁了。
  C.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
  ……
  【题文】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增加了文言文的考查难度。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大意,争取得高分,我们需要系统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敬称、谦称、贱称就是文化常识中经常考到的一部分内容,古人到底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何种称谓呢?
  一、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
  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
  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
  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称自己父亲:家父、家尊、家严等;称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它自谦词有:
  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
  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
  女子自称妾;
  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二、 敬称,是对谈话对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1)对帝王的敬称: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令、尊、贤、仁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
  令尊:对对方父亲的称呼。
  令堂:对对方母亲的称呼。
  令阃:对对方妻子的称呼。
  令兄:对对方兄长的称呼。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称呼。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称呼。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
  尊上、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
  ……
  【题文】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拓展到了文化常识,增加了文言文的考查难度。为了准确地把握文言文大意,争取得高分,我们需要系统梳理古代文化常识。
  科举制就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经常考到的一部分内容,古人提到科举制时有哪些常见的称谓呢?
  一、科举制常用术语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
  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贡举、察举、制举】
  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
  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
  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
  【征辟】
  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如《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九品中正】
  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二、 科举各级考试:
  第一级考试叫院试,考取的入府、州、县学,称为生员、秀才、童生,其中成绩好的享受国家的廪膳补助,称为廪生。
  第二级考试叫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举行,凡本省秀才和监生均可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第三级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在京城举行,在乡试后一年的春天,各省举人可以参加,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第四级考试为殿试,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统称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