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导学案(6份)
- 资源简介:
一轮复习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导学案
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之形象导学案》.doc
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一轮复习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导学案》(教师版).doc
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导学案》.doc
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之思想感情导学案》.doc
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之连贯导学案》.doc
山东省临沭一中“三自一新”《一轮复习语言表达之图文转换导学案》.doc
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成分残缺或赘余的语病类型
2、分清病句的类型,强化基础训练,提高能力。
一、【导入学习】
句子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就要结构完整,如果结构不完整,表达意思就不清楚,就会出现“成分残缺”的毛病。“成分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
二、【自主学习】
(一)缺主语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句首滥用的介词常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等,改这类病句一是将介词及介词连带的方位词删去,二是保留介词短语作状语,后边加上适当的词作主语。
【例1】在这部电影中,刻画了一个女知识分子的典型。
【分析】删去“在”“中”。
【例2】经过这次谈话,对我启发很大。
【分析】删去“经过”。
【例3】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4青海卷)
【分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我们”就是主语。
【例4】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分析】该句“由于”的存在使整个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就完整了。
以上均是介语短语中套有主语,应删去介词及相呼应的词,让主语显露出来,这种现象病句中较常见。
2、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
【例5】《王老虎抢亲》中江南才子周文宾男扮女装,被王老虎抢回家,把他送到妹妹王秀英房中。
【分析】前句主语是周文宾,后句主语是王老虎,在“把”字前加“王老虎”。
【例6】10月1日,抱着向文科班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
【分析】前句的主语是蒙后的“我们”,后面的主语是“黑板报”,后句可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例7】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2001年春季高考题)
【分析】“过早离开我们”的主语只能是“他”,而不会是承上省的“巨著”,本句缺少主语“他”。)
【例8】女公安局长任长霞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在不知不觉中”前加“读者”(原句成了复句)或“使读者”(原句成了单句)结构才完整,意思才明确。
3、主语的定语较长造成残缺
【例9】复读的第一天,上语文课,一位戴着眼镜,额上略带几丝皱纹,约摸四十岁,精神抖擞,带着微笑走进了教室。
【分析】“四十岁”后加上“的老师”或“的人”。
【巩固训练】
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
古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导学案(教师版)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2、掌握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一般方法。
3、熟悉高考思想情感类鉴赏题的常规思路。
*【导入学习】*
诗人都是多愁善感的,他们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之易逝,闻鹧鸪则生家国之愁恨;梅兰竹菊则坚贞凛然,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他们在创作时往往缘情体物,写诗也就成了诗人们感情的倾注或寄托。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考查的主要方向。
*【自主学习】*
1、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伤时: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 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2、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情感的一般方法
(1)关注题目,获取信息
如:《春夜喜雨》、《春日登楼怀归》、《芙蓉楼送辛渐》、《早梅》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从以上标题看,“喜”“怨”传达出诗歌情感方面的信息,“怀归”“送”“早”“闺怨”表示诗歌内容方面的信息。对情感的把握已经有了基本的方向。
(2)知人论世,推知主旨
“人”即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思想,“世”即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的方法是细读注解,比推作者状况;并注意朝代,寻找线索。平时应了解重要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如杜甫的忧国忧民的人生与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
……
语言表达之连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导入学习】*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考查的形式:
1、排列句序:句序安排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先后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
2、语句复位:句子复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二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自主学习】*
一、考情分析:
年份 命题角度 分值
2016年高考全国甲卷 选词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2016年高考全国乙卷 选词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2016年高考全国丙卷 选词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 选句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 选句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 排序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2014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 排序连贯/补写连贯 3分/5分
从近几年课标全国卷的命题情况看,“连贯”成为最热门的题目。此类题综合性强,一般设2道题,一道客观题,一道主观题。就客观题来说,主要出现了三种题型:词语复位题(选用词语)、选句连贯和排序连贯。主观题方面主要是补写连贯。命题的语言材料则选用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考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日常性和实用性。预计该类题型在2018年仍将是考查的重中之重。
二、深化突破
(一)选择式
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语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连贯”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命题形式有三种:词语复位题、语句复位题及语句排序题。
命题形式一 词语复位题(选用词语)
词语复位题主要是考查关联词,但实际上考的仍是连贯衔接,而以往在考查句子连贯的时候也渗透着对虚词的考查,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排除法。
[典例1] (2016•高考全国乙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