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大名著之《红楼梦》学案
- 资源简介:
约7350字。
在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水源头的元宝石旁,有一颗根部扎在巨石中的古柏,树龄400年以上。石高4米,柏高7米。三百年前,曾经有一个盘着辫子的落寞书生不知道多少次在它旁边老鹰一般盘桓、驻足、沉思,他所经历的从虚伪的繁华到悲哀的贫困让他意识到终究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这命运伤他那么深,这人间世对他那么冷,他却依然拿着他愤怒的笔,书写着他的传奇,“梦”的传奇。《红楼梦》在我们北京市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带大家走进曹雪芹,走进《红楼梦》,走进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情感世界。
(10-15分钟)
考试定位:《红楼梦》在北京高中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在高一下学期涉及到,会在月考当中以各种形式的题型出现,在高考中又以阅读和小作文的形式出现
书籍简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金陵十二钗判词
林黛玉/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贾惜春: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迎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巧姐: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秦可卿: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