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体系与解法
- 资源简介:
约21480字。
语
文
编
要
岳庆则 编
前言
语言讲究逻辑性,精确性。
语文试题更是如此,需要有理有据。在我们一贯的潜意识中,语文答案只要意思差不多就可以。那么,何谓差不多?差不多的意思就是还差一点,既然还差一点,那就是不准确。既然不准确,怎么给你分?所以,要想得高分,你的答案就必须精确:精准,正确。学生大多数的问题都是读不懂,读不完,从而答案找不准,又或是答案的语言组织无序,混乱。而原因很简单,我们没有细致地读题,没有想过每种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问:练题是为了什么?答:为了得高分。对吗?对,也不对。我们辛苦地学习当然是为了得高分。但这个答案却太笼统,太笼统就说明你的目标不清楚,目标不清楚你的所有操作手段带来的效果都要大打折扣,甚至无效。当然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得分,但是我们的眼睛却不能盯着它。我们需要的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途径,怎样得分,也就是解题的技巧。我们练习解题的目标是练习我们的解题技巧,练的是我们的得分的手段,而不是某一道题。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孙子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入手之前是否需要好好认识一番语文试卷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认识语文试卷考什么,每道考题有什么特点,我们从哪些地方入手最佳,在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强弱之处在哪儿,我们的重心应该放在哪儿?这都是我们需要先思考一番的。唯有认清对象,了解彼此,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一句话:动手之前要靠算,动手之后要靠练。
古语说: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某一域。作为一个学生,面对的当然不是语文这一科,还有其他五门学科。那么我们谋什么?谋高考总分怎么才能上去!那么我们是否就要算六门学科里面我的强弱,提升效率最高的科目,我的时间怎么分配?每一科我们是否又要算我的强弱,哪一部分提升的效率最高,时间怎么分配?答案当然都是肯定的。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认清目标,理清思路。练习,坚持练习。
总论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即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汉语,只是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而狭义的现代汉语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所代表的标准现代汉语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考试内容纷繁复杂,但快刀可斩乱麻。我们可以用一条简单的线将它有序地串联起来,使我们很容易地掌握语文考试的基本功。
这条线就是排列组合逻辑:基本笔画——字——词——句——段——篇
字:书写,字音,字义
词:词性 词义
句:成分 句式 句意
而鉴于四川省考全国卷III,不涉及具体的字音,字形的考试,故本书不在此涉及这方面的知识讲解。但是在高三的整个学年中依然需要在每道题的书写方面给予极大的关注,保证学生的书写错误被限定在一个极小的范围之内。
按照上文既定的逻辑,我们开始第一篇!
第一部分 词句篇
词语与词性
在我们现代汉语里面,词语多,复杂。按照字数来说就有一个字的,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大于三个字的。在这里我们把现代汉语按照考试需要的逻辑来进行区分,它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词性的主流分法。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现代汉语词语分两类12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需要特别讲的几个动词
1.动词“是”
I. “是”用在名词前边是动词,这种“是”常常表示主语“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