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
2005年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
甘肃省武威三中 张永彪 邮编:733009 电话:13014162189
修辞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借诗词鉴赏动态检测是最常见的一种。2005年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顶真、对比等。
1.比喻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喻是诗词中传统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又称打比方,用彼此有相似点但性质不同的一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运用比喻可以化虚为实,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平淡为生动,使描写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使诗歌形象具有含蓄之美。全国卷Ⅲ、湖南卷和上海卷做了考查。
例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湖南卷16题(2))
○简析:
柳诗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登山临水,触景伤怀,那陡峭的山峰好似无数利剑的锋芒,割断了愁肠,在此比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人物的思乡之切、念国之悲,如山洪一样奔迸而出,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拟人 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抒情达意,诗人往往拟物为人、赋物以情,即使物境人格化。运用拟人可以将审美形象的情景动态化,化静为动,变无生命为有生命。全国卷Ⅲ、浙江卷和上海卷都做了考查。
例2.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